• 索 引 号:QZ07111-0101-2025-00044
    • 发布机构:南安市财政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08
    南安市2024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专项报告
    时间:2025-07-15 09:36

    南安市财政局  李臻辉

    2025年6月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4年度南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基本情况

      根据“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模块数据汇总,截至2024年12月31日,纳入我市资产报表编制范围的单位共271户,独立编制机构数603个,资产总额(净值,下同)164.72亿元,负债总额78.02亿元,净资产86.70亿元。

      (一)资产分布情况。行政单位国有资产111.51亿元,占67.7%;事业单位国有资产53.21亿元,占32.3%。

      (二)资产构成情况。流动资产108.12亿元,占65.64%,其中货币资金11.57亿元,应收账款净额2.13亿元,预付账款2.20亿元,其他应收款净额91.59亿元。非流动资产56.60亿元,占34.36%,其中固定资产40.71亿元,在建工程10.04亿元。

      (三)固定资产构成情况。我市固定资产期末账面数原值72.71亿元,累计折旧32.01亿元,净值40.71亿元,其中:土地、房屋及构筑物31.12亿元(其中,房屋29.24亿元);设备7.68亿元;文物和陈列品0.04亿元;图书和档案0.62亿元;家具和用具1.23亿元;特种动植物0.02亿元。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完善资产系统信息监管。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市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不断夯实资产数据基础,提升资产数据质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资产数据治理工作,指导督促各资产管理单位完善各类资产卡片信息,筑牢信息化管理根基。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逐步完善下,资产报废、调拨、转让等资产处置流程监管更加及时、准确、有效。2024年度,通过资产系统审批61个单位报废资产金额604.03万元,14个单位无偿划转资产金额2562.83万元。

      (二)组织工作人员专业培训。每年组织全市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人员专业化培训,本年度的培训内容包括资产日常管理、数据治理及年报编报前置工作等方面,详细讲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知识和资产系统的部分操作细节,有效提高了各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持续推进资产盘活工作。继续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清理盘活工作,梳理闲置资产清单,全面厘清闲置国有资产家底,逐个研究盘活方案。进一步丰富盘活措施,能租则租、能售则售、需改则改,采取功能置换、统一管理,从市场化开发、资产改造升级等方面,将经营性资产划转国有企业或合作开发,如将我市国有水库和12个国有农贸市场等具有经营效益的资产公开转让给市属国有企业经营开发,实行市场化运营和管理,提升资产资源统筹能力和资产运营收入。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盘活成效不及预期。虽然近些年我市持续推进国有资产盘活,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资产盘活整体成效仍不及预期。一是因为盘活工作已开展数年,优质资产已基本消化,剩余待盘活的国有房产存在权证不齐、产权纠纷、区位条件差、楼房老旧等问题,市场接受度低,后续盘活难度显著增加。二是受宏观经济波动及房地产行业调整影响,市场对存量资产的收购、租赁需求减弱,投资者投资意愿不高,对于我市国有资产盘活支撑作用在急剧下降。

      (二)资产管理力度仍然不够。一是资产管理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不够重视,存在“重购置、轻管理”的错误思想认识。二是单位内部资产管理职责未明确,未设置专职资产管理员,工作人员分工不清晰、变动频繁,不重视资产账管理,导致资产脱管。三是日常管理浮于表面,工作人员未及时更新资产卡片信息,账目与实物长期未核对导致差异累积,继而出现底数不清、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三)资产配置使用效益不高。一是缺乏科学配置,资产配置与资产使用、资产处置衔接不够紧密,资产配置时未考虑实际使用情况,资产使用“一次性”化,闲置浪费情况依然存在。二是公物仓尚未建立,利用低效、闲置资产的手段方式比较单一,资产开放共享共用程度不够高,对跨部门、跨层级的资产调拨效率较低,统筹调配机制不够通畅。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严控新增资产配置。坚持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精神,严格履行过紧日子要求,以最精简的资产保障单位履职和事业发展。严格落实资产存量与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挂钩机制,按照资产配置要求,对超标准、超预算的通用办公设备和办公家具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原则上不予审批。没有配置标准的,应结合本单位履职需要和事业发展需求,厉行节约,合理配备,避免购买功能相同的资产。指导督促各部门及其所属单位优先通过调剂方式配置资产,到期仍具有使用价值的资产应该继续使用,切实做到物尽其用,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二)彻底摸清资产底数。组织开展全市范围内的资产清查工作,对各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存量、结构、分布、使用状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核查,并按照规定进行实物盘点和账务核对,完善资产数据信息,确保账实相符、账卡相符、数据准确。对清查发现的资产管理漏洞,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完善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规范管理,提质增效。

      (三)有效盘活闲置资产。常态化组织开展资产盘活工作,将闲置、低效资产通过调剂使用、共享共用、出租出售等方式盘活利用,相关收入及时上缴国库,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资产盘活工作开展不力、资产长期低效闲置的,要进行约谈问责、督查整改。同时持续加强与市属国有企业的联动,将经营性资产、长期闲置资产划拨至市属国有企业或进行置换,由市属国有企业发挥市场化经营、统一化经营的优势,充分发挥资产的经济效益,并壮大国企资产体量。

      (四)推进资产共享共用。督促指导各部门积极推进本部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整合,全面清查盘点可调剂利用的闲置资产,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物仓管理制度,避免资产重复配置、造成闲置,最大化提高我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使用效益。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