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7119-0101-2024-00016
    • 备注/文号:南交〔2024〕8号
    • 发布机构:南安市交通运输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1-31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时间:2024-02-20 09:23

    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科室:

      现将《南安市交通运输局2023年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领会。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

      2024年1月31日

      (此件主动公开)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项工作蹄疾步稳,成绩显著。我市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我局被评为2019-2022年度泉州市级文明单位。

      一、抢抓机遇,项目建设取得“新跨越”

      高位嫁接引进福建省交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依托研究机构和高端智库筹办“南安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搭建“部-省-地”联动创新服务平台,为南安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家和技术支持。深入推进全市“项目奋战年”活动,紧紧围绕年度交通投资目标,实施道路交通项目52个、总投资769.745亿元,新增策划南安市道路桥梁水毁修复提升工程包(“杜苏芮”台风),计划完成投资37.78亿元,已完成投资38.56亿元。

      (一)重大工程顺利实施。全面推进市“十项工程”交通任务。洪濑大桥,及时优化实施方案,调整施工方式,将半幅通行半幅施工变更为全封闭施工,为施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于7月份提前16个月建成通车,有效促进了洪濑镇与南安中心市区的沟通衔接,加快康雪洪片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罗东服务区出口,作为“两通工程”中“乡镇便捷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办公、集中会商、强化保障全力推进项目实施落地,通道于12月29日正式通车,进一步优化完善高速公路网在城乡之间“辐射带动”和邻县之间“横向联通”作用。县道335(诗康线)康美复线一期工程,利用路段已完成全部沥青面层施工,新建路段路基和桥涵部分已经完成施工,土地报批材料已送至省自然资源厅进行审批,预计2024年5月份将全线完工。横八线金淘过境段,已完成路基施工3.2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1.2公里、中桥1座、箱涵7个,主动对接上级资规部门审批,指导项目业主加快推进用地审批,于9月份完成主线部分258亩土地报批工作,预计2024年7月份完工。国道324改线南安水头新营至厦门界段公路工程,全力对接上级审批,加快推进项目用地审批、环评、水保等前期工作,加速落实各项要素保障,锚定工作目标,全力掘进福鼎山隧道,左洞已掘进274米,右洞已掘进278米,预计2025年5月份贯通,提前半年完成隧道工程。

      (二)项目前期强化推进。抓住资金申报时机,策划生成项目32个、总计投资636.31亿元。持续跟进新一轮国省干线路网规划调整,拟将省道310线九都至洪梅、翔云至霞美、柳城至霞美3条道路纳入省道规划。立足“大市区”外环路融合贯通,串联线路6条、规划总里程44.2公里。高速公路。积极对接部、省、泉州市三级交通主管部门,将沈海联络线泉(州)梅(州)高速公路列入《国家高速公路规划网》;配合泉州市交通运输局到交通运输部、省交通运输厅对接沟通,有效推动项目前期进展,沈海联络线泉(州)金(门)高速公路力争2024年9月份开工、沈海线泉厦段高速公路扩容工程完成工可方案编制;会同安溪县协同加快推进厦沙高速扩容工程安溪至翔安段高速前期工作。对外通道。主动对接、靠前服务,贯彻落实重点工作调度制度,以“聚城畅通”为重点,持续完善我市高效、畅通、便捷的对外交通网络。积极协调省发改委,实现国道324 线南安段工程全线工可统一审查、分段报批,大大缩短项目前期时间。其中水头新营至厦门界段工程、官桥泗溪至水头新营段会同产业园区开发项目创新谋划,推动投资、融资、建设和运营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投融建运作模式,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坚持早谋划、早对接,抓住城市开发边界调整窗口,将晋江世纪大道南延伸至科院路7处地块共6亩纳入城市开发边界内。多次与省高速公路指挥办公室和南昌铁路局对接协调,采用下穿现状铁路和上跨下穿的方式,有力解决与福厦高铁和沈海、南石高速交叉问题。环城大道:成立专班加快推进项目进度,先行统一环城大道各路段建设标准,确保后期有效衔接、成环成网。采取分期分段推进方法,先行启动国道358柳城至仑苍段、北外二环、大雾山隧道等要素成熟路段前期工作。

      (三)筹资渠道创新拓宽。积极向上级部门争项争资,共申报专项债3个共计3.5亿元,申报特别国债项目14个,已获得第一批新增国债3.1953亿元资金计划,申请省、市级补助资金7964万元。同时,采取发行政府专项债和招募社会资本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并积极向社会投资人推介项目,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最优的投资人参与项目建设,有效突破资金要素制约。目前国道324线南安洪濑至水头段工程路已招募社会资本9亿,发行专项债2亿,资金要素得到进一步保障,加快推进项目的实施建设。

      二、助企纾困,运输经济迎来“新发展”

      以船舶运力回归和物流网络运输平台培育作为招商引资重点,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全力服务经济大盘企稳回升。

      (一)全力服务稳回升。打造“港-产-城”,推进建设石井口岸通关中心及配套服务区项目,项目总投资5.5亿元,总建筑面积10.29万平方米。引导支持平台型物流企业和企业联盟发展,南安市网络货运平台交易金额达29.39亿元,纳税2.023亿元,现代物流服务业累计完成投资7.42亿元,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累计完成公路运输总周转量38.55亿吨公里,比增4.2%。完成水路运输总周转量700.06亿吨公里,比增9%,泉州市排名第三,复航泉金航线,客运量10830人。把握黄金时机全面掀起招商引资工作热潮,在扩大存量的基础上,做好增量引进文章,精准招商,强链补链,落地航运招商项目6个,总投资12亿元,新增入库重点服务企业3家,新增货车836辆,更新、新增客车3辆/105座位,新增航运企业1家,船舶4艘。我市总运力首次突破80万载重吨,创历史之最,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精准帮扶渡难关。谋划制定促进道路水路运输业发展新政策,已提交初稿并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出台《南安市公交运营成本规制管理办法》,重点报送和泰通海运、伯晟海运、营海船务、舟晟轮船4家融资“白名单”及“政银企担”企业清单,积极向银行业机构推荐对接,主动向泉州市农行争取,力争对我市航运企业融资提供贷款便利支持,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构筑良好营商环境合作典范。加强市县两级运输业政策扶持,组织企业开展2022年度新购置车船奖励申报工作,审核及兑现新购置车船奖励3053.85万元、区域运营车辆补贴资金8.246万元。指导客运企业完成2021年、2022年度农村道路客运、城市交通发展奖励涨价补贴和农村道路客运费改税补贴申报工作。

      (三)优化服务促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道路运输证》年审、换证“一站式”服务,该做法得到泉州市交通运输局的肯定,并在我市召开泉州市优化交通运输政务服务现场会进行经验交流。持续推进“不见面审批”,全部服务事项均可通过福建省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渠道实现“掌上办理”、全流程网办。推进“一件事”服务,实现推出的9个“一件事”事项办件全覆盖,总办件量达3248件。推进审管联动审批,泉州市总办件量6件,南安唯一一件为我局办件。对21个高频事项进行全要素标准化、颗粒化梳理,入驻“南安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政务门牌”,以图文并茂、口语化的办事攻略让企业群众一看就会,一点就懂,为群众提供更为精准细致的智能办事导引服务,该做法获得国务院办公厅行文推广。完成运政系统软件相关功能研发并投入使用,为群众提供《道路运输证》年审、从业资格证业务办理免填单服务。开展普通货运从业资格直接申领,道路货运驾驶员实现“一次报名、一次培训、一次考试、申领两证”。推行从业资格证转籍免纸质档案。简化从业资格证转籍流程,道路客货驾驶员从业资格证转籍无需提供纸质档案,改为线上查询核实模式,避免驾驶员在转出地和转入地两头跑。开通公路建设项目灾后重建审批绿色通道,采用“打包审批”方式,简化流程提高效能。常态化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10个,压缩材料36条,压缩时间11个工作日,实行告知承诺事项1个。开展“轻骑兵”“大篷车”下基层、进企业,累计服务13家。受理办结各类审批事项11.1万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好差评)率达100%。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核审批科2023年获评南安市“优秀窗口(科室)”,上半年政务服务质量考评位居第一名。

      三、服务保障,务实为民树立“新形象”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全力办好办实民生实事,有力构建人民满意幸福交通,运输供给品质显著增强。

      (一)乡村振兴见实效。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批示,打造多元灵活模式,承办泉州市“四好农村路”建设现场推进会、南安市县道(X328)防汛备汛应急演练,举办“‘四好农村路’进万家·共享美好新生活”健步走活动。《汇“多方投入”联动之力 共建共享“四好农村路”》典型经验案例被省交通运输厅行文推广。路网提升建设工程,已超额完成本级计划31.2公里、省级计划10.3公里,泉州市农村建设品质提升重点任务完成率为842%,居泉州市第二。11月,九都镇环山美湖公路申报“最美乡村‘福’路”,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九都镇“交通+文体旅”融合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得到省级的充分肯定。养护专项工程,已超额完成49.506公里,完成防台防汛修复项目县道10个路段、乡村道175处,清溜方248处,补助854.22万元(其中保险公司理赔595.72万元,中央补助150万元,泉州补助69万元,中央车购税补助39.5万元)。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按计划完成22公里,完成危桥改建7座、灾毁桥梁维修加固6座。

      (二)运力融合促发展。研究编制《南安“十四五”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以市区中心、南翼三镇、其余市镇城乡公交、首末站用地规划等四大板块进行公交线网规划布局,已形成中间成果。以“运营好”为立足点,推进农村物流县、乡、村三级网络节点体系建设,推动洪濑、诗山两个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引导邮企与客运公交企业合作,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牵头起草《南安市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客运企业与邮政公司联合发展,开通客货邮融合线路3条。

      (三)提档升级惠民生。新投入新能源公交车60辆,延伸117路(客运中心站-眉山乡政府)、25路(市区环城)、7路(实验中学-湖山村),新开通161路(客运中心站-泉州高铁站)、151路(客运中心站-梅山汽车站),新增开通3条城区中心定制通勤通学专线,高考期间为考生提供10条免费公交线路、5辆免费出租车。完成候车亭提级改造3座、市区智能便民站台提升工程30座。面向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免费乘坐公交服务,中秋、国庆节期间提供免费公交服务8天,乘坐人数达20.89万人次。受理公共交通类诉求件200件,驾培机构学员投诉82件,12328平台在泉州市交通运输局考评中名列前茅。

      四、从严稽查,监管治理实现“新效能”

      圆满完成重要节假日、重大会议期间交通运输安全保障工作,水路运输、内河交通、工程建设持续保持零事故,道路运输事故率同比下降近一半(44%),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一)行业监管规范有序。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成果运用,新增4家标杆企业,对124家企业实施“红橙黄蓝”动态监管,强化“三张清单”运用,强化约谈提醒,对专项行动推进缓慢、存在较高安全风险的企业开展约谈,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累计约谈运输企业77家次。成立7个安全生产服务小组下沉服务,共检查交通运输企业(项目)600家次,排查整改隐患338条。充分发挥“科技兴安”作用,推广360环景影像智能设备83部,夜间抽查动态监控值班143家次、抄送车辆144部,获2022年度泉州市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考核第一。紧跟维修行业新业态,强化跟踪指导,新增新能源维修企业6家,不断提升全市维修服务水平。

      (二)交通执法强势亮剑。强化道路运输、公路路政、内河交通安全(水路运输)监管工作,重点打击“两客一危”、非法营运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典型隐患治理“三必查、两必罚”,查处道路货运企业涉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等典型违法案件7件,罚款7.5万元。组织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和重大安全风险防控,查处涉重大事故隐患案件71件,吊销违法超限运输车辆道路运输证14本,责令违法超限运输企业停业整顿17家。出动交通执法人员12986人次,路面检查车辆21994辆次,国道324线水头超限运输检测站预警检测79.99万辆次,立案982件,联合公安交警部门查获超限超载运输车辆2622起,实施“一超四罚”案件81件(停业整顿运输企业40家次,吊销车辆道路运输证41本),抄告源头180件。

      (三)平安交通统筹发展。启动全链条安全生产宣讲培训,立足团队带领、安全监管、安全行车三个层面,覆盖主要负责人、安全员和驾驶员三类人员,共宣讲8场次,培训2000余人。强化安全宣传精准导向,自主设计印制《道路运输交通安全宣传单》《玩具可以彩排、生命不能重来》货车盲区警示教育视频及部分路口典型事故安全宣传小视频,对交通运输企业及从业人员定向宣传,共发放宣传单5000张,小扇子3000支。以“演”筑防线,以“练”保平安,开展车辆自燃应急演练,将“鬼探头”事故案例融入其中,演示司机指挥乘客自救、行人和货车司机协救、公司、消防和医护等部门救援,夯实了安全基础。组织业务骨干分批次深入34家渣土运输企业、4家危货运输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导,指导开展“换位体验”应急演练,累计演练105场次,创新“课桌推演”事故模拟进企宣传,共开展安全生产培训6场次。

      五、党建引领,行业发展激发“新活力”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交通运输发展的精神动力,有效凝聚交通运输发展强大合力,着力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获评2019-2022年度泉州市级文明单位。

      (一)聚焦“求真知”,在学思践悟中下功夫。坚持理论武装铸魂,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开展主题教育,邀请泉州市委党校副教授童宝平进行专题导读,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20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学习强国”平台深度应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挖掘交通发展史,在海丝商报刊发撤县建市30周年交通成效专栏,开展“寻访红色之旅、共建‘四好农村路’”活动,组织党员到梅山镇鼎诚村、新蓝村、郑成功纪念馆重走习近平总书记在闽足迹,感悟思想伟力,强化使命担当。组织“优秀站长”、“优秀执法员”典型宣讲,用“身边人”宣讲“身边事”,用“小故事”凝聚“大能量”,参与市“理响武荣”微宣讲获评二等奖。

      (二)聚焦“提效能”,在推动发展中下功夫。积极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大力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及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修改完善《南安市交通运输局考勤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绩效管理机制,健全干部考察和平时考核体系,推选优秀窗口(科室)3个,提拔年轻股级干部7人。注重干部一线培养历练,在项目一线成立青年突击队,局规划建设科获评“南安市青年文明号”。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一会一报制”和“双审制”。选送3名年轻干部到泉州市、南安市信息科跟班学习,及时调整完善信息宣传方案,2023年在各类主流媒体、网络媒体、公众号报送信息200余条,其中被泉州市级以上刊载113篇,交通系统意识形态安全可控。

      (三)聚焦“聚合力”,在锤炼提升中下功夫。传承弘扬“四下基层”“四个万家”优良作风,积极“开门纳谏”,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为民纾困解难,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线上线下开展建言献策活动,开展“沉浸式、跟班式”调研,领导班子成员带队深入项目现场5次,走访交通运输企业64家次,座谈从业人员237名,深入村居社区倾听群众的心声,收集意见建议47条,金点子5条。持续深化“一‘路’跟党走”主题特色路,牵头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的市政道路疏堵保畅行动,整治道路破损问题71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行动,完成“交通微实事”项目16个。助力“党建+邻里中心”,组织党员到丰州镇旭山村、环山村等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完成共建项目4个。坚持“机关联动、全员参与”,扎实做好“志愿”平台服务工作,开展志愿活动16次,到社区志愿服务200余人次。

      (四)聚焦“守底线”,在严管厚爱中下功夫。压实“两个责任”,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和责任体系,修改完善《南安市交通运输局党组2023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实施廉洁文化建设“五廉工程”,梳理风险清单三类266项,建立完善制度清单54项。持续开展“一季度一专题”党风廉政教育,组织交通系统党员干部到清廉泉州馆和市公安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廉洁家风”主题党日和廉政研学活动,邀请泉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教授冯伟福作廉政辅导。坚持用身边人身边案警示身边人,针对执法大队五中队原中队长违纪问题,召开典型案例剖析会进行检视,反思教训启示。大力支持驻局纪检监察组工作,畅通执法监督和投诉处理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今年来共办理12328工单189件,电话受理投诉案件21件。

      取得成绩的同时要看到,交通项目建设在用地用林用钱环评等要素制约下进展不畅,综合交通网络有待完善,运输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期待有差距等问题还客观存在。下一步,我局将以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和全力推进南安交通高质量发展为总目标,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安篇章中当好开路先锋。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