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8-05-08 10:02 阅读人数:1

南安市统计局关于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年是我市提出和推进南安提速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群策群力谋提速,一心一意抓发展,经济运行迎难而上,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综合

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增长。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18.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35亿元,下降0.6%;第二产业增加值121.03亿元,增长16.3%;第三产业增加值83.59亿元,增长1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624元,增长19.2%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5%55.3%38.2%,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促进了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64529元,比上年增长26.0%

市场物价总水平增长较快。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增长4.1%,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下降1.8%,食品价格上升11.0%,居住价格上升6.3%,烟酒及用品上升4.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上升1.0%,交通和通信价格下降5.6%,衣着类价格下降2.8%,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下降0.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下降0.7%

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工业持续发展的难度加大,对外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农业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等。

二、农业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结构调整继续深化。全年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230768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农业产值103525万元,与上年持平;林业产值3588万元,增长10.9%;牧业产值106668万元,增长4.8%;渔业产值14284万元,比增0.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03万元,增长12.0%。农业内部结构比例为44.91.546.26.21.2。全年粮食总产量219075吨,比上年增产16515吨,增长8.2%;水果产量83619吨,增长10.6%;蔬菜产量184216吨,增长17.2%

畜牧业生产有较大的增长。家禽当年出栏数1006.26万只,增加7.49万只,增长0.7%;羊当年出栏数14983只,增加2089只,增长16.2%;猪当年出栏数58.68万头,增加1.29万头,增长2.2%。牲畜存栏数也有一定的上升,其中,猪的存栏数28.72万头,增加0.14万头,增长0.5%;家禽存栏数493.12万只,增加36.87万头,增长8.1%

渔业生产因受气候影响,全年水产品产量56973吨,比上年减产4268吨,下降7.0%。其中,海水产品53473吨,下降4.9%;淡水产品3500吨,下降30.0%

林业生产完成荒山造林更新12319亩,零星植树22万株,育林苗54亩,封山育林6043亩,低产林改造面积1.50万亩,幼林抚育3.60万亩,成林抚育2.0万亩。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继续加强,全市森林覆盖率51.6%

乡镇企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462.26亿元,增长15.1%,其中乡镇工业总产值完成333.00亿元,增长19.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当年新办工业企业377个,注册资金69578万元。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含个体工业)12840个,全年全部工业总产值3595137万元,比上年增长21.9%,其中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产值(简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下同)1951166万元,增长37.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19269万元,增长16.6%;集体工业9470万元,增长14.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688823万元,增长40.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133604万元,增长46.5%。分轻重工业看,全年轻工业产值678347万元,增长35.5%;重工业产值1272819万元,增长39.5%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在价格回升的情况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832797万元,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93886万元,亏损企业亏损额9350万元,按当年价工业总产值全员劳动生产率19.1万元/人。

建筑业生产下降明显。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的影响,建筑业生产相应出现下降。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24820万元,比上年下降4.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7322万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3451万元,下降23.0%;更新改造投资69975万元,下降17.6%;房地产开发投资19510万元,下降49.8%;其他投资31248万元,增长166.5%;农村投资263138万元,增长13.8%

重点建设项目进展迟缓。全市61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1703万元,其中: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0066万元,完成本年投资计划的44.4%;社会事业主要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000万元,完成本年投资计划的21.1%;市政设施主要建设项目完成投资9637万元,完成本年投资计划的26.6%100个工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2989万元,完成本年投资计划的26.8%

城镇建设继续推进。城乡规划进一步完善,组织编制《南安市城镇体系规划》,完成市区彭美、露江、观音山等片区的详细规划,完成洪濑、省新和水头等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和报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内沟河整治、外二环路建设顺利推进,沿海大通道内线路段竣工通车,污水处理厂完成BOT招投标工作,省新、康美供水管网铺设完工,官桥内厝二期、诗山二期、石井三期等变电站工程顺利竣工;完成市区绿化改造1.8万平方米,城市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五、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发展良好。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增加值289270万元,比上年增长12.3%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完成全社会货运量4488万吨,比上年增长12.8%,货运周转量70.6亿吨公里,增长22.4%;全年完成全社会客运量520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客运周转量33.9亿人公里,增长2.1%

邮电业务收入完成70275万元,比上年增长17.9%。年末城乡用户电话(含泉灵通)达到468724部,比上年增加42095部,全市电话普及率31.6/百人。年末移动电话达到343000部,比上年增加128000部,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3.1/百人。全年报刊杂志发行量2210.61万份,比上年减少9.96万份。

六、国内贸易

随着城乡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品市场仍持续扩大。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646万元,比上年增长15.0%(如果考虑价格上升因素,实际增长8.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55143万元,增长14.7%;餐饮业零售额58445万元,增长28.1%;其他行业零售额58059万元,增长6.6%

集贸市场交易受建材市场、粮食批发市场等影响,成交明显活跃。全年集贸市场成交额207474万元,比上年增长17.0%

七、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加快发展。全年对外贸易出口商品总额414266万元,比上年增长18.6%,增幅比上年提高11.1个百分点。

外资引进势头不容乐观。全年新批三资企业项目55个,比上年增加2个,项目总投资额106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利用外资910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7%2004年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报表口径)918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增幅比上年下降7.7个百分点。

外商投资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稳定增长。至年底开业投产的三资企业531个,比上年底增加18个,全年总产值779080万元,比上年增长15.3%

旅游业发展下降明显。全年共接待游客89.1万人次,下降37.3%。其中:国际游客6.1万人次,下降15.1%;国内游客83万人次,下降38.5%。旅游创汇收入3200万美元,下降5.9%

八、财税、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支执行良好。全年预算内财政总收入140082万元,增长23.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6952万元,增长25.9%。预算内财政支出79301万元,比上年增长15.3%。全年完成工商税收137054万元,比上年增长22.7%,其中:国税74534万元,增长17.8%;地税62520万元,增长29.2%

金融运行稳定,存贷款规模进一步扩大。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76908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26499万元,增长8.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328713万元,比上年末增加91647万元,增长7.4%。年末各项贷款余额968874万元,比上年末增加128240万元,增长15.3%

货币现金继续保持投放。全年银行现金收入9566972万元,现金支出9583069万元,都比上年上升14.6%,货币净投放16097万元。

保险业在上年小幅回落的基础上,出现明显回升。保险公司全年各项保险业务保费收入42344万元,增长10.2%。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11345万元,增长36.0%,人身保险保费收入30999万元,增长3.0%;财产保险赔偿金额7584万元,增长44.1%,人寿保险赔偿金额1293万元,下降6.6%,人身保险给付金额451万元,下降68.2%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先行步伐加快,科技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制定实施《南安市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建设若干意见》,组建成功科技园博士后工作站,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被确认为省级重点生产力促进中心,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全省“科普先进市”称号。精心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88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211项,获省、泉州市科技奖7项。

创名牌、商标和质量认证取得新进展,5家企业产品获省著名商标,8家企业产品获省名牌产品称号,49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4家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

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有幼儿园80所,新招幼儿入园15691人,在园幼儿28039人,比上年增加4113人;小学416所,招收新生11469人,入学率99.96%,在校生139699人,比上年减少15271人;普通中学80所,招收初一年新生27126人,升学率98.65%,初中在校生78335人,比上年减少8685人;招收高一年新生13530人,高中在校生34274人,比上年增加6260人;职业中专学校8所,招收职专新生2368人,在校职专生11082人,比上年增加30人;成人中专1所,招收成人中专新生1000人,在校成人中专生1955人,比上年增加149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进步。小品《步步高》获第11届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金奖。年末全市共有市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26个;市级图书馆2个,乡镇图书馆()26个;市广播电台1个,乡镇广播站23个;市电视台1个,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24座;专业与业余艺术表演团体34个;电影放映单位67个,全年共放映电影0.86万场,观众达22万人。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系统,组建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市卫生监督大队,乡镇卫生院基本实现“一无二有三配套”目标,市红十字会被评为全国红十字系统先进集体。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33个。其中:()市属医院1个,市医院1个,市中医院1个,市疾病及预防控制中心1个,市康复院1个,市妇幼保健院1个,乡镇卫生院24个,其他卫生事业单位2个。各类卫生事业机构共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1624人,其中:高级职称128人,中级职称354人。各类卫生事业机构共有病床2017张。个体开业诊所遍布城乡,全市农村均有医疗点,乡村医生1238人。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成功举办市第七届运动会。全市参加各级各类体育比赛中,共获全国赛金牌5枚,银牌3枚,铜牌5枚;省赛金牌18枚,银牌19枚,铜牌19枚;地()赛金牌81枚,银牌60枚,铜牌41枚。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得到普及。

十一、人口与人民生活

控制人口取得新成效。全市当年出生人口14129人,死亡人口7687人,自然增长人口6442人。人口出生率9.55‰,人口死亡率5.19‰,人口自然增长率4.35‰。根据公安人口统计年报,全市年末总人口1481860人。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根据住户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983元,比上年增长11.6%,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2%;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512元,比上年增长9.5%,剔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5.2%

职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全市在岗职工全年平均工资14007元,比上年增长7.4%,剔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3.2%

 

 

注: 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