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7117-0101-2025-00084
- 备注/文号:南城管函〔2025〕258号
- 发布机构:南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8-01
陈明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意见建议采纳落实情况
(一)针对提案“建议一、精准策划集中力量,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安全隐患。”的建议,答复如下:
为加快补齐城乡供排水设施短板,着力破解水务领域“九龙治水”难题,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南安坚持全市“一张网、一盘棋”,成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调度全市城乡供水和污水处理工作,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投、建、管、运”一体的运作机制,明确市水务集团为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实施主体,构建“城乡一体化、供排一体化”治理格局,逐步实现“化九龙治水为一龙管水,全力团结治水”的良好局面,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今年来,我局召开多次农污项目推进会,局领导多次到农污项目现场一线协调解决农污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市水务集团:一是加强污水治理谋划,科学安排施工计划,集中力量施工,加快施工进度;二是要督促监理单位落实质量安全监理责任,依据相关规范、标准、施工图设计图纸等文件,对工程质量安全等进行全过程监理;三是“专业+民间”双监理监管,在项目业主委托监理的基础上,再聘请辖区内“敢说、敢讲、敢督”且有一定专业基础的群众2名作为民间监理,每天在现场对按规范施工、工程质量等进行全程督导、跟踪质量;四是要落实质量安全总责,加强对施工、监理单位质量安全履约能力的管理和考核评价,严格按照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标准加强日常检查、定期巡查,及时排查消除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安全。
(二)针对提案“建议二、绘制治污一张图,应接尽接,努力实现农村治污成效。”的建议,答复如下:
优化污水治理。结合我市实际,因地制宜,优化污水治理路线,打通农村污水治理“最后一米”,应接尽接,切实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接户率和处理率,巩固污水治理成效。今年来,新增建设农村污水提升治理项目69个,调整优化污水治理路线8个。例如:东溪村农污项目原设计方案新建污水主管网约3公里,支管网约4公里;项目施工中,考虑村庄实际地形、地质以及人口分布情况,部分区域人口较分散,周围农田、菜地较多,因地制宜,进行优化调整污水治理模式,采用路线二(通过农污处理设施处理)和路线三(三格化粪池尾水还林、还田,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努力实现污水应接尽接,优化调整后整个村的建设内容为:污水主管网约1.3公里,支管网约1.5公里。这样既可以减少项目建设成本,也减少后续管网运维费用。
(三)针对提案“建议三、加强宣传沟通,提高公众参与率和配合度。”的建议,答复如下:
为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和公众参与率、配合度,今年来,我局指导市水务集团举办污水治理“项目开放日”活动,邀请乡镇(街道)领导、村干部、乡贤及村民代表参与,采用“一张图”可视化讲解方式结合现场观摩收集意见,同步发放村庄及乡镇意见表开展满意度调查,及时反馈整改,并在各村宣传栏张贴海报,入户发放宣传材料,持续强化污水治理长期效益的公众认知,普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和满意率。截至2025年7月底,已开展5期污水治理“项目开放日”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其他
(一)办理过程
我局接到提案交办后,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和市水务集团分管领导及科室(项目)负责人对提案展开调查探讨。2025年4月11日,与您在市政协办公室见面,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充分听取您的意见,组织进行办理。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今年是农村污水提升治理的收官之年,我局将积极吸纳您提出的宝贵意见,到年底争取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0%以上,设施稳定运行率达90%以上,进一步提升全市农村污水治理水平,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
感谢您对我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参与、贡献和支持,期望您能继续关注我市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建设工作,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分管领导:王爱民
经办人员:郑志伟
联系电话:86365966
南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2025年8月1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