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图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一系列重大目标任务和战略部署指引方向、催人奋进。南安各部门党政干部第一时间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反响热烈。
大家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以担当实干把宏伟蓝图转化为美好现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安新篇章。
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实现“十五五”规划而奋斗。中共南安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黄文金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再动员、再部署。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与统一战线工作有着深刻、紧密的内在联系。特别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统一战线团结国内各界、联动海外侨胞,凝聚内外协同的发展合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和“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离不开统一战线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独特作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其“尊重、维护、包容和引导多样性”的内涵,与统一战线的工作原则高度契合、有机统一。因此,必须深刻理解领会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旗帜鲜明地将其作为新时代统一战线最重要的职责和使命,把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引的宏伟蓝图,实实在在转化为全市统一战线工作的必然要求和关键路径。
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南安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戴江华表示,目前南安市正在编制《南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发改局将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准确把握四中全会关于“十五五”规划编制的阶段性要求,科学审视南安“十五五”时期发展面临的时与势、危与机,加快推动南安“十四五”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收官,因势利导对“十五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规划布局。特别是国家把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南安将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主要抓手,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提升建材家居等传统产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塑造“十五五”时期南安新发展优势。
南安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炎红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明,制度创新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密钥”,科技局将以此为指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创新效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蝶变,重点构建梯次培育体系,对不同类型企业分类指导,精准施策,支持企业“小升规”“规升高”“高升规”,壮大创新“主力军”;升级平台赋能矩阵,推进“三院所两中心”等高能级科创平台阵地建设,全力构建“孵化—加速—产业化”的良性创新生态,同时,搭建“科技成果超市”等生产性服务业平台,高效衔接技术供需,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打造创新“策源地”;强化制度保障,支撑完善科研平台“引建营”机制,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推动科创平台稳健运营,出台相关举措,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政策保障体系,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筑牢创新“压舱石”。
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南安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子牙表示,工信局将根据新要求、新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全面塑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打造三千亿级建材家居产业、两千亿级日用轻工产业以及千亿级高端机械装备产业。重点培育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机器人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30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升至25%以上。构建“一超多强专精集群”格局,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提升整个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立足本地五大特色产业集群,深化数字化转型,推动智能制造技术深度应用。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重点产业打造“本地配套圈”,实现“生产要素快速找、多种选择优中选”;探索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建立工业用地产出效益评价机制,盘活存量土地;推进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和开放开发,加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与协同,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互通、信息共享。
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全会指出,要坚持人民至上,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南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贯明表示,“十五五”即将开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民生保障部门,全市民政系统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充分认识此次会议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思想大解放引领发展大突围。锚定“十五五”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找准干事创业的突破口,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继续推动“弱有众扶、学有众帮、善有众行”三个专项服务行动深入开展。不断拓展“市长颁证日”活动内涵,推动设置户外颁证点。策划落地一批养老服务设施投用,用心用情办好惠民生、暖民心的民生实事,不断增强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会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结合南安‘三农’工作实际,我们将在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发力。”南安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潘志卿表示,农业农村局将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底线,发挥南安市中国农业科学院南方经济作物研究中心科技创新作用,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强化农业品牌增效,拓展乡村新业态,梯次培育省市“一村一品”示范村,打造3个以上特色鲜明、链条完整的农业主导产业,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锚定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目标,推进乡村振兴三年行动,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农村公共空间治理、农村风貌提升、庭院景观塑造与人居环境改善,推动乡村振兴由点及面、整体跃升。有序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深化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广强村公司、飞地抱团、片区组团等发展模式,壮大村集体经济。
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立足‘十五五’规划期,我们将聚焦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在打造中心城区核心商圈、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聚力产业链精准招商三方面攻坚。”南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源森表示,南安将重点打造泉州新能源汽贸城、成功街等特色商圈,持续开展“福见南安”系列消费活动,支持传统商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商店、智慧街区,增强中心城区的消费集聚辐射能力,推动内贸提质扩容。持续推动“扬帆出海、再下南洋”行动,调动侨亲等海内外资源,组织采购商走进产业带;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类行业性重点展会,全方位助力开拓国际市场;加快推进外贸(跨境电商)集聚区、海外仓和海外服务中心等平台和载体建设,构建覆盖全球的外贸全供应链服务体系。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未来产业布局,围绕产业链原料端、生产端、销售端、服务端建链、强链、补链招商,瞄准产业链高端环节和关键领域,招引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拓展项目储备深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