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所,新增各类优质学位9965个;成功创建泉州市中小学温馨校园150所;《一个都不能少:重度残疾儿童“云端送教”模式创新》入选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案例……又是一年开学季,南安正以蒸蒸日上的教育事业迎接新学年的到来。
今年以来,南安市委、市政府多维创新,持续推进“全省一流教育强市”建设,构建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教育供给体系,健全完善名优教师培养、薪酬待遇等工作机制,力促教育高质量发展。
扩容提质促进教育公平
南安将校园建设与质量提升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硬件扩容+软件提质”双轮驱动,为教育事业筑牢坚实底座。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柳城街道育才社区的南安市文昌实验幼儿园,精巧又不失童趣的装饰随处可见,老师带着新入园的孩子们做着游戏,稚语欢声不绝于耳。
这是南安持续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众多成果的一个缩影。据悉,今年以来,南安新建改扩建柳南中学、侨光中学、美星小学、呈美小学等10所学校建设,累计新增各类优质学位9965个。
除了提升硬件设施外,南安还推进省级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建设、泉州市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创建泉州市中小学温馨校园150所。其中,泉州市温馨校园特色校15所,新增泉州市首批科学教育特色学校6所。
多元发展满足不同教育需求
足球、跳绳、跑步,南山实验小学的孩子们体育课精彩纷呈;哪吒、敖丙、申公豹在AI技术的辅助下栩栩如生,南安一中原本一堂枯燥的英语课瞬时点燃学生的兴趣;躲避路障、爬坡过坎、垃圾分拣,华侨中学机器人社团正在组织团队PK……
因材施教是南安多年来推动教育从“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跨越的有力实践。
学前教育阶段,南安推动从“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跨越,确认144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高中教育阶段,南安构建“特优拔尖基地+特色高中”双特办学模式,市级以上各类特色高中创建率达90%以上;职业教育阶段,南安有序推进“双高计划”建设,3所公办中职学校争创福建省职业教育“双高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特殊教育是近年来南安持续关注的重点。2021年,南安首创特殊教育“云端学校”,构建“院、校、家”三级联动育人模式,为重度残疾儿童量身定制“线上+线下”一体化课堂;2025年1月,南安作为福建省唯一县级城市入选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
百花齐放的教育成果让南安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数字赋能推动教育资源全域共享
“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魏老师,您上次讲解的那个概念,我立马就会了。”课堂上,霞美中心小学学生小林激动地握着一位老师的手欢呼道。
记者获悉,这是南安市霞美中心小学与泉州晋光小学开展的“5G+专递课堂”线下联研活动。
为了让城乡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南安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大力推进教学资源优质共享,打造南安教育“5G+专递课堂”。
“我们全面升级了教育城域网,互联网出口总带宽达到5G以上,实现千兆到校、班均出口带宽100M以上。推动市域内9所学校与泉州优质市直学校,21所城镇学校与25所乡村学校结对,依托5G宽带传输,远程同步互动教学模式,打造线上双师课堂。”南安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介绍,目前,南安已建立21个中学、11个小学和10个幼儿园“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已建成泉州市级5个、南安市级14个教共体,持续推进“5G+专递课堂”常态化应用。
此外,南安正全力推动“校园数智发展中心”平台建设,整合“雪亮工程”“明厨亮灶”“消防管家”等技术模块,构建“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和全方位的安全防护网。
强师兴教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强教必先强师。
在提升教师群体获得感方面,南安大力践行教育家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落实《南安市强师惠师八条措施》,持续加码惠师强教举措,增强教育对人才的吸引力,激励名优教师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在人才引进方面,南安通过开展高学历教育人才专项招聘、优秀师范生专项招聘、公费师范生专项招聘和参加全省教师招聘统一考试等多渠道招聘新任教师。2024年以来,全市录聘教职工610名,其中专项引进优秀教育人才234名。
同时,南安先后出台《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指导意见》《初中“壮腰”专项培训实施方案》等文件,探索开展师训与教研整合的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新思路、新模式,并委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浙江萧山基地、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机构,开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活动,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南讲座。此外,南安还推动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学历提升工程,全面提升教师学历层次和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全市教师数量、素质、结构协调发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强基础、提质量、优配置、促公平,开学季的南安,将持续在各个方面发力,让发展成果更多汇聚教育、惠及百姓,朝着建设全省一流教育强市的目标奋勇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教育篇章。
记者手记
在南安,看见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新风景
如何缓解教育资源局部紧张,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我看到了南安持续探索的足记。
这些年来,南安结合“一市三城”城市发展格局优化资源布局,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中,通过积极举措,正在促成一批显著的成效。
如今,开学季的南安校园,书声琅琅。
教育的根基在于公平,南安以“扩容+提质”双轮驱动,让公平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新建学校、新增学位解决“入学难”,温馨校园、特色学校创建破解“同质化”,从硬件设施的完善到办学内涵的提升,南安并未将教育公平局限于“机会均等”的表面,而是鼓励各校以品牌建设为抓手,创新教育模式,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制成长路径,让教育公平真正落地生根。
教育的活力在于多元,南安构建起“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育人格局。学前教育注重“普惠”,为孩子开启优质启蒙之门;高中教育强化“特色”,成为拔尖人才的孵化摇篮;职业教育聚焦“赋能”,打造技能人才的练兵高地。这种多元教育模式,既遵循因材施教规律,又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为区域发展储备了丰富多元的人才力量。
教育的未来在于创新,南安将“数字化”作为变革引擎。从“5G+专递课堂”让乡村孩子共享城区优质资源,到“名优校+”教育共同体促进教研协同,再到“校园数智发展中心”构建安全防护网,南安不仅有效解决了城乡教育资源不均的老问题,也回应了新时代教育智慧化的新要求。
教育核心是师资,南安以“强师惠师”筑牢人才根基。教师是教育“第一资源”,南安既用“真金白银”引进人才、培育名师,又通过“研训一体化”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一套完整的教师成长体系,让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南安教育事业交出的丰收答卷,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深刻变革。这份答卷背后,是南安以全链条发力思维推动教育改革的系统实践,正逐步打造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南安样本”。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