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积极创建“民心党建+河长制”务实型党支部
2018-12-05 10:45 阅读人数:1

  今年以来,南安市水利局支部积极探索“民心党建+河长制”模式,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强化政治引领、提升组织力、领导基层治理的积极作用,逐步形成了“组织引领、党员示范、干部参与”的强大合力,有效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河流治理新格局。局支部坚持建章立制、强化治理、创新机制,河长制工作获得泉州市政府2017年度考核优秀等次,走在全省、泉州市前列。2018年以来,大力推进流域水质剿劣攻坚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5月至11月,兰溪、淘溪、梅溪、大盈溪等4条流域水质均实现消劣目标。 1、优化组织设置,突出政治引领。一是建强“指挥部”。局支部领导班子负责“民心党建+河长制”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负责重大事项、重要问题的调度指挥和统筹协调,并组织党员志愿者巡河护河;各党小组负责所挂钩流域“民心党建+河长制”工作的协调、检查、技术指导等工作。局领导分别挂钩相关流域,加班加点,持续深入一线调研,亲自指挥协调,强力推进落实。二是配强“战斗员”。组织24名党员干部挂钩河长制工作责任分工,响应省水利厅赖厅长关于6月底前完成“一河一档”编制的要求,24名党员先锋挂钩联系全市12条市级河道,以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负责全面调查掌握各条河道的基本情况、存在主要问题,要求各组党员干部抓紧完成各条河道的调查摸底,为制订“一河一策”提供依据,为河长制工作提供水利部门的技术支撑。三是设立“志愿岗”。设置党员志愿岗,实行小单元网格化管理,由党员主动认领。党员志愿者每月开展不少于2次巡河活动,对群众投诉举报的问题,要求党员志愿者进行核查,情况属实的限时解决落实并做好答复反馈。 2、彰显组织优势,加强巡河护河。一是发挥组织堡垒作用。加强党组织的集中统一领导,系统党委、局支部定期召开联席会,听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下步思路和举措,重点解决“民心党建+河长制”工作中需要各科室解决的突出问题,形成共振合力。采取水陆巡查和无人机空中巡查等人防技防相结合方式,每周至少1次无死角巡查,监督河道专管员履职等情况,并建立巡察报告制度,据此建立河道健康“病历卡”,逐河订制“特色处方”,全面提升河流巡查管护能力。今年来,共巡查发现问题833个,完成整改758个,其余正有序整改。从源头开始治理,建立巡河台账、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做到巡河有计划、有记录、有落实,实现巡河全覆盖、无死角。局支部与检察院创新挂牌成立生态网格化巡查联络站,全面启动生态网格化巡查联系工作。二是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党员志愿者定期开展巡河护河清河活动,充分发挥志愿者政策宣传员、河流巡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群众参与引导员示范带动作用。将“民心党建+河长制”工作作为“党员活动日”的主题内容之一,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河流巡查、协助保洁、宣传政策、发动群众等工作,形成“爱河、治河、护河”的共识,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自探索“民心党建+河长制”工作以来,共开展党员志愿巡河活动118次,及时解决巡河发现问题,河流环境明显改善。联合海丝商报推出“治理小流域剿劣在行动”系列报道,开展“净水、护水、养水、治水、溯源”系列主题活动,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制作刊发6期共5000份河长制工作简报,组织党员志愿者上街分发宣传材料,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节水护水管水的良好意识,共同构建全民共建共管共享水生态文明行动体系。 3、夯实组织保障,落实民生水利。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晋江防洪工程二期等9个重大水利项目,按照“整体规划、滚动实施”原则,分批分段开展34个河道整治工程建设,治理河道长度59.8公里,累计完成投资4.71亿元。同时,抓好农田水利、农村饮水、海堤和水库除险加固、水土流失治理等民生水利工作,率先在全省建成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监管系统,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支部书记每年向党委进行一次书面述职,对“民心党建+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题汇报,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组建“民心党建+河长制”工作督导组,对党员干部履职情况和河道水环境进行定期督查和明察暗访,对履职不到位的党员干部进行约谈和提醒谈话,情节严重的进行问责。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