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7902-0101-2023-00017
    • 备注/文号:南委柳工〔2023〕42号
    • 发布机构:柳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8-28
    中共南安市委柳城街道工作委员会南安市柳城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柳城街道乡村振兴“一街一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3-09-06 16:32

    各村(社区)党支部(党委、总支)、村(居)委会、街道有关部门、直属有关单位:

      《柳城街道乡村振兴“一街一方案”》已经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南安市委柳城街道工作委员会 南安市柳城街道办事处

      2023年8月28日

      

    柳城街道乡村振兴“一街一方案”

      一、街情概况

      (一)基本情况

      柳城街道办事处于1999年1月从原溪美镇拆出设立,沿承南安千年古郡之美称而得名,位居南安市区东南大门,是南安市区出入厦门、泉州的重要门户,辖9个行政村,6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9.45万人,总面积71.9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5.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0%,是泉州面积最大的街道,也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当代著名学者林东海、中国医学圣母林巧稚、诺贝尔奖奖金获得者李远哲的故乡。柳城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万多人。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乡村振兴办的精心指导下,柳城街道坚持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紧扣“一个中心、三个重点”扎实抓好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二)发展基础以及目前成果

      1、加快推进乡村发展。一是坚守粮食安全底线。派遣 4 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生产技术,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服务,做好8697.4 亩春耕备耕工作,实现耕地零撂荒。二是加快特色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种植业,全街道共有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共有26家,其中澎城家庭农场和观景生态农场创建为商品有机肥示范场,锦都家庭农场的省级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推广基地项目已落地,水印生态农业发展休闲农业项目已完成,南安市立夏家庭农场和新岩山果蔬生态蛋鸡养殖场2022年创建南安市合作社示范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三堡村引进台湾红心火龙果、红心芭乐等名、优、特农产品,上都村以流转出租的形式引进种植大户承包辣椒种植,种植面积100多亩;霞西村发挥电商村优势,建设30间直播间,发展直播产业;在祥堂村、施坪村,依托李贽纪念馆、五峰山百丈岩石窟文化旅游及生态修复、李贽文化等发展乡村旅游项目。三是加快高标准农田改造,完成三堡等6个村高标准农田改造4129 亩,泉州批复总投资720.26万元,其中施工费用562.3466万元。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三资”清理,清查盘点村集体资产资源,清理经济合同等收回资金20.02万元、新增收入3.9万元;通过盘活村集体土地和资产、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和光伏发电项目、入股优质国企等方式增加村集体收入,截至4月份,街道辖区15个村(社区)集体经营性收入情况:20万元以上的有5个,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有3个(新华、金街、下都);仍有10个村低于20万元,其中低于10万元的7个。杏莲村被纳入省委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

      2、加快推进乡村建设。一是加快裸房整治,截至5月裸房整治数据全年任务数1180栋,任务占比29.31%;已开工319栋,开工率27.03%;已完成237栋,完工率20.08%;计划投资额11800万元,已完成投资额2698万元,完成投资率22.86%。二是加快村容村貌整治,针对存在房前屋后杂物乱堆乱放、建筑垃圾乱倒、鸡鸭未圈养、污水乱排乱放等现象开展专项治理,农村旱厕全部完成清理。三是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已分5批次完成柳城街道40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投入改造资金4786万元;四是加快人居环境整治,以文明创城为契机,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清除“牛皮癣”小广告行动、占道经营乱象整治行动、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行动等五项专项行动,共组织840多人次,出动机械等56车次,清理卫生死角54多处,清理生活垃圾15.5吨,清理建筑垃圾、工业垃圾38处,清理废弃物166处,2月份获得A类乡镇第一名。同时,污水处理加快实施,完成市污水处理厂(三期)征地任务,完成新建露江和祥堂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各一座;完成三堡茂厝、下都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各一座的修复,做好露江、施坪、三堡、上都、杏莲等村新建农村污水收集泵站的前期工作。五是加快“五个美丽”创建,50个美丽庭院已完成创建,其中已有16个通过市级认定;美丽微景观4个完成3个,美丽小公园完成2个,上都村雷府湿地公园正加快推进中;露江村美丽田园已完成,美丽休闲旅游点已完成。

      3、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一是加强信访维稳工作。一年来共化解11件重点信访(积案),包括4件10年以上的历史积案,全国两会等敏感节点未发生进京非访,社会保持安定稳定。二是扎实开展反诈攻坚。落实“奋战50天、打赢翻身仗”涉诈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攻坚行动,行动期间成功劝返滞留境外涉诈重点人员6名,截至目前共成功劝返31人(全市最多),劝返率93.94%,在全市工作会上作典型发言。三是加强“三资”监管。借助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平台,追收金街、三堡集体租金3.75万元,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招投标现场微信监督群直播4场次,村务公开105条,财务公开373条,办结群众诉求数216条,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四是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全街道获评南安市“最美家庭”2户,南安市“好婆媳”1户,“好妯娌”1户,“好邻居”1户,新华社区被确定为福建省家校社协同育人试点社区、“泉州市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2023年泉州市儿童之家为民办实事项目点”等。

      4、加快特色示范创建。投入1000多万元,打造了下都田山乡村振兴示范点;泉州市级试点村露江村今年新建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710万元;其他8个村完成项目建设43个,投资额约5000万元。

      (三)村庄分类:柳城街道现有9个村,根据各村突出的优势和实际情况进行划分,露江村为产业兴旺型,三堡村为生态宜居型,祥堂村、上都村、施坪村为乡风文明型,杏莲村为治理有效型、桑林村、霞东村、霞西村为生活富裕型。其中露江村、三堡村、杏莲村、霞西村属于乡村振兴建设好的层次,桑林村、霞东村属于乡村振兴建设中等层次,祥堂村、上都村、施坪村属于乡村振兴发展较差层次。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科学规范乡村规划,区分聚集提升型、城郊融合型、特色保护型、搬迁撤并型等村庄类型。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文明生活。做好农村“厕所革命”,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成果,改造升级、新改建一批农村公厕,提升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开展乡村“五个美丽”创建工作,筛选一批“五个美丽”优秀案例,全面完成“五个美丽建设”任务。加快裸房整治工作,全面完成全年任务数1180栋。全面完成泉州市级试点村露江村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他8个村14个项目建设任务。

      (一)对于乡村振兴发展好的行政村。围绕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突出优势持续发展。一是加快特色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做好三堡村台湾红心火龙果、红心芭乐等名、优、特农产品和上都村辣椒种植等产业发展和推广工作,以及做好澎城家庭农场和观景生态农场以及水印生态农业发展休闲农业项目等后续工作。露江村农业综合区现有317亩土地流转地,流转于2023年3月到期,现准备将打造成乡村振兴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综合项目,带领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二是充分利用露江村现有的家具产业优势打造露江家私一条街。目前露江村已有大大小小近10多家家私城,总体销售额保持上升趋势,其中大多数集中在霞辽片区,故拟将家具一条街建于霞辽片区内,整合家具生产、销售、餐饮产业发展,促进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霞西村发挥电商村优势,建设30间直播间发展直播产业,进一步扩大直播影响。杏莲村以获评泉州市文明村为契机,加大乡村治理力度,完成桥内等灾后重建项目,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乡村振兴建设发展中等的行政村。桑林村、霞东村将依托科教中心片区已建成的南安市一中、南安市医院等项目,促进农村人口再就业,提升群众收入。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规划中的“健康产业园”“南安市人才房”等项目,积极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幸福感。积极发挥一中、市医院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超市、店铺、餐饮、钟点旅店以及衍生产业如药店、妇幼用品店、文化商店、银行等服务业发展,切实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

      (三)乡村振兴建设发展较差的行政村。祥堂村、上都村和施坪村属于“靠山吃山”型,近几年发展较慢,所以该三个行政村将以“乡风文明”作为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抓好农村文化配套建设,深化群众精神文明创建,促进乡风文明健康向上。上都村抓好辣椒种植,尽快产生效益,向周边农户推广;祥堂村将依托李贽纪念馆、李贽文化等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施坪村、祥堂村尽快落实榕桥项目集中区集体发展用地,通过招投村盘活,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同时,继续探索土地流转模式,将祥堂村等三个村现有土地打包出让,增加农业成效和农民收入。

      三、街道特色亮点工作

      生态振兴工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效保护辖区生态环境,推进美丽南安建设。大力推进石材行业整治工作,完成原柳城石材过渡区12家石材加工企业的清退转型任务,常态化巡查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突出环境问题的191家石材企业(涉及柳城2家),防止死灰复燃。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2022年省环保督察信访件整改工作取得成效,我街道收到的2件信访交办件均已完成验收销号。加强污水提质增效,市区污水处理厂三期近期工程已完成100根生物池高喷桩基(约600m)、1km围挡、临时办公室、生物池开挖等建设工作;内沟河(彭美溪、莲坑溪)综合整治提升工程项目已完成莲坑溪河道杂草和垃圾清理及淤泥清理、彭美溪(五小段)河道清淤、彭美溪(罗马家园段)清淤80%。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开展露天焚烧垃圾、秸秆整治行动29次,扑灭29处;大排档和烧烤摊污染、餐饮油烟整治行动12次,纠正26处;渣土车滴洒漏整治行动88次,责令清洗路面95次,处罚6部。

      组织振兴工作。坚持党建引领。创新“近邻”党建模式,打造了四季家园城市社会基层治理样板,受到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充分肯定;完成了金街、新华、帽山等3个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金街社区被确定为泉州三星级党建+邻里中心,新华社区被确定为南安市四星级党建+邻里中心。按照“抓历史遗留问题破解就是抓发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也是政绩”的理念,柳城街道成立两个历史遗留问题一线处置专班,抽调街村干部50余名,细化为12个分工小组,聚焦征迁扫尾、安置回迁、信访化解等领域,全面梳理各类问题,细化责任分工,实行挂图作战,着力解决一批老大难问题。全街道共化解安置回迁、公共基础设施、集体预留发展用地等3大方面问题,补签订征迁协议7份,解决土地、青苗、坟墓等遗留问题118个,个人不合理诉求也向群众正面作出解释,成功大道及安置共签订房屋征收协议43幢,拆除42宗,主路面实现全线贯通,打破项目14年停滞不前的征迁僵局。帽山社区补发放会展中心、江北大道未领土地款76户34.96亩,在科教中心异地安置会展中心未安置群众129户,货币补偿9户。

      附件:1.柳城街道2023年乡村振兴重点项目汇总表

      2.南安市2023年度乡村振兴村级建设项目汇总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