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7914-0101-2023-00014
- 备注/文号:南九委〔2023〕72号
- 发布机构:中共九都镇委员会
- 公文生成日期:2023-10-20
各村党组织,镇直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等八部门《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农村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农社发〔2022〕5号)要求,决定在全镇开展“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活动,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3年10月8日-10月31日。
二、活动主题
深化移风易俗 弘扬时代新风
三、活动内容
(一)聚焦重点,经常性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反对大操大办。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反对盲目攀比、追求排场、奢靡豪华的不良风气。经常性开展党员干部集中谈话提醒,督促党员带头反对大操大办。组织中、高考学生家长签订承诺书,抵制操办和参与“升学宴”“谢师宴”。
2.反对高价彩礼。倡导树立正确的婚恋嫁娶观,坚决反对以各种形式索要高额彩礼,摒弃因婚借贷、婚后还账,特别是要革除让老人背账、还账陋习。提倡“零彩礼”,反对用买车、买房等变相索要高额彩礼。
3.杜绝铺张浪费。各村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事操办章程,不上高档烟酒,推广光盘行动,提倡简餐宴请宾客。
4.反对封建迷信。主动揭露利用封建迷信活动骗取钱财、坑害群众的行为本质,引导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反对殡葬、祭祀活动乱搭灵堂灵棚、抛撒冥币、焚烧纸扎及占道路祭等行为;引导群众理性参加宗教活动,防范邪教向农村渗透。
5.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拒黄拒赌拒毒免疫力,打造“不涉黄、不参赌、不沾毒”的良好环境。助力“扫黄打非”工作,净化农村地区生活环境。
(二)创新载体,多元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1.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各村要结合实际,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制作一封倡导移风易俗的倡议书进行广泛发放,并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倡议书内容要围绕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内容展开,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养成文明、节俭、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
2.开展移风易俗“大宣传”。各村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建+邻里中心等具有标志性、人流量大的地方因地制宜建设移风易俗主题文化宣传设施,让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宣传有机融入村,进一步发挥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要用群众身边的各类阵地加强正面宣传,积极选树、宣传群众身边的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在乡村公共空间广泛使用宣传标语、横幅、宣传画等,推动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
3.开展移风易俗“大讨论”。各村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道德讲堂等方式,广泛组织党员和群众共谋共议,全方位、多维度、全覆盖地与群众沟通,开展一场移风易俗大讨论,对自己最讨厌的陈规陋习、盲目攀比、大操大办等现象进行讨论,并了解群众对移风易俗工作有哪些意见建议。
4.出台移风易俗“好措施”。组织开展村规民约制定及修订,充实移风易俗内容,出台约束性措施,让群众知晓政府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该怎么做、不该做什么。
5.组织移风易俗“大曝光”。督促党员、干部自觉抵制超标准、超规模的婚丧宴席和人情往来,为群众作表率,对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党员、干部进行相应处理。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加强对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建设的指导,通过教育、规劝、批评、奖惩等方式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性标准的执行。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农村移风易俗宣传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发挥职能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宣传月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强化宣传推广。各村各单位要依托各类宣传载体刊播推广《泉州市移风易俗典型案例交流》视频及泉州市移风易俗典型案例(链接:http://qz.wenming.cn/zt/2020/tjyfys/),在全镇营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氛围。
(三)及时总结工作。各村各单位要及时总结“农村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月”经验做法及宣传效果,于10月25日下午下班前报送1个移风易俗典型案例或综合信息(文字、图片)至镇宣传办邮箱:najd2016@163.com。同时,要积极参与中央文明办开展的“文明村镇巡礼”移风易俗主题宣传相关图文报道、曲艺综艺作品、融媒体作品的报送,争取更多作品在中国文明网、“学习强国”等新媒体平台播发,作品报送相关要求详见附件。
附件:“文明村镇巡礼”移风易俗主题宣传作品报送要求
附件
“文明村镇巡礼”移风易俗主题宣传作品报送要求
1.作品形式。推荐的作品应真实、生动、鲜活,鼓励以百姓视角、讲故事方式呈现,避免使用工作汇报式语言,可采用图文报道、融媒体作品、曲艺综艺等各种形式,增强传播力、感染力。图文报道每篇聚焦一地一事,图文并茂,配发图片不少于3张,须为高清原图,有详细图片说明,注明拍摄作者。曲艺综艺作品可采用小品、快板、评书、说唱、山歌、民歌、戏曲等各种文艺形式,以突出本地特色为佳,每个作品录制为短视频,时长控制在5分钟内,格式为MP4,高清画质,视频画面中不出现各级领导,不出现LOGO、商业广告,不添加片头片尾,有方言的作品还需配上字幕。
2.报送渠道。邮箱:najd2016@163.com。
3.版权要求。所推荐提交的作品应具备完整版权,著作权归作者享有,作者授权主办单位拥有长期公益使用权。
4.择优播发。中央文明办将对选送的作品进行审核并视情况提出修改建议,择优在中国文明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和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集中播发。
中共九都镇委员会
2023年10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