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7129-0101-2021-00044
    • 备注/文号:南简报N024号
    • 发布机构:南安市统计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1-11-08
    南安统计信息(第24期)
    时间:2021-11-08 16:00

    南安市固定资产投资分析与思考

      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时期,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艰巨繁重的经济发展任务特别是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南安市全面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补短板、强基础、稳投资、促转型”为重点,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努力破除发展瓶颈,投资建设成效显著,助力经济发展,为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本文通过分析南安市“十三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对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提出今后保持投资稳定发展的初步建议。

      一、新形势下南安市扩大投资的必要性

      近年来,特别是近段时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全球资本市场和大宗商品市场大幅波动,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罕见。受国际消费需求下滑、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影响,出口受到一定冲击,与此同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消费较为疲软,在这种形势下,投资政策相比消费和进出口,乘数效应大,受疫情因素制约更少,政策效果显现更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

      当前,南安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经济总量的扩张、产业结构的优化、优势产业的集聚、民生的改善,都有赖于较高的投资拉动。一是南安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没有完成由投资向消费的转换,因此,目前还需以高投资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二是南安处于由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变、城市化较快发展的阶段,也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三是南安赶超型经济需要高投资来弥补历史欠账。保持较高的投资增长,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从而实现短期内缩短与其他城市的差距,是南安赶超型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十三五”期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稳投资、保增长的宏观政策作用下,南安市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平稳、健康、高位发展,规模持续扩大,达到“十二五”时期的1.3倍,年均增长15.2%,比泉州市年均增幅高7.3个百分点。

     

      “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走势图

      (一)投资结构持续优化,转型升级加速

      “十三五”时期,南安市固定资产投资结构逐步调整优化,乡村振兴助推一产转型,智能制造引领二产升级,惠民工程带动三产发展。五年间,第一产业年均增长23.1%,占2.1%;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6.1%,占46.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5.9%,占51.0%。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2016年的3.4:53.6:43转变为2020年的1.4:41.2:57.4,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大幅提升,产业投资格局由原来的“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经济发展活力及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二)工业投资提质增量,制造业独占鳌头

      “十三五”时期,我市按照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的原则,实施重点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切实强化项目储备,三安半导体、阳光中科、成辉投资、九牧厨卫、圣元环保和申利卡铝业等重点企业对我市工业投资起到了重要拉动作用,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投资现代化转型奠定了基础。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规模总量比“十二五”期间增长20.7%,五年年均增长15.3%。其中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94.6%,年均增长14.7%。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更是保持绝对的主导优势,占制造业投资比重达27%,比2015年提高24.4个百分点, 增幅位次从2015年的第11位攀升到2020年的第1位。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力燃气等供应领域表现突出

      南安市积极部署一大批重点重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十三五”时期全市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总量达“十二五”期间的1.89倍。

      交通业投入、改善力度持续加大,五年间投资规模总量达“十二五”期间的1.9倍,占全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达34.7%。“十三五”期间,厦漳泉城市联盟高速、纵三线省新至梅山公路、石井成功大道等建成通车,兴泉铁路、福厦客专等铁路项目进入攻坚阶段,“三纵一横四联”高速网建成171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达204.8公里/百平方公里。

      电力、燃气生产和水的供应投入显著提高,“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规模总量达“十二五”的2.3倍,年均增长18.7%,占全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达11.2%。其中,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2亿元的电力、燃气、水的供应项目有南安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提级改造工程、海西天然气管网德化支线工程、年产2.5GW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生产线等。

      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投入平稳增长,“十三五”期间完成投资规模总量达“十二五”期间的1.75倍,年均增长2.4%,占全市基础设施投资的比重达53.4%。其中,自开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超5亿元的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项目有晋江防洪工程、官桥园区起步区建设项目、永泉山生态科技园基础建设工程、江滨南路(南安段)、滨江机械设备制造基地、南安清境桃源生态农业观光园等。

      (四)房地产投资总量不断攀升,潜力加速释放

      “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快调整住房建设和供应体系,控房价、防风险,加大非住宅商品房去库存力度,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管理和调控,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我市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市投资的拉动贡献突出。房地产业投资总量呈较快增长趋势,从2016年的42.1亿元攀升至2020年的119.4亿元,五年累计达364.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5.8%,其中2019年增速达到45.6%,居五年最高。商品房销售面积由2016年的90.4万平方米,上升为2020年的176.1万平方米,自2017年起,商品房年销售面积突破“百万平方米”,五年累计700.3万平方米,年均增长20.1%。

      (五)社会事业投资持续发力,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十三五”时期,南安市以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为最根本的出发点,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资力度,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卓有成效。其中,教育投资持续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市继续扩大教育资源,提升各项教育指标。通过推进新校区、教学楼、宿舍楼、图书馆等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拓展办学空间。五年间,全市教育投资年均增长22.5%。相继建成启用南安一中江北校区、闽南科技学院教学科研实训楼、南安市第五小学、昌财学村—维新小学等项目,加快推进南安市博雅公学滨海实验学校、南安市第九小学、南安市第十小学等学校建设。文化和体育设施日臻完善。“十三五”期间,大力实施健康文体惠民工程,提升文化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五年间,全市文体投资年均增长34.2%。建设柳晖家庭农场游客综合服务中心、新联村乡村旅游、山二村富贵华庭休闲栈道亮化工程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建成海丝冰雪大世界、泉州霞美欢乐水世界、御仙庄农业生态综合项目、洪濑文化产业园等项目。

      (六)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民间投资地位提升

      “十三五”以来,随着一系列鼓励民间投资政策的落地实施,民间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我市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78.6%,比“十二五”末(65.2%)提高13.4个百分点。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项目储备仍显不足。随着项目入库条件日趋严格,项目入库制约多,进库难,储备量大幅下降,2020年全市在库投资项目665个,比2015年减少257个,同比下降27.9%。2018年-2020年在库项目呈逐年下降态势,且重大项目偏少,2020年,全市新增入库项目34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66个,占19.0%; 5000万元-亿元37个,占10.7%;5000万元以下244个,占70.3%。

      (二)民间投资有待激发。“十三五”以来,民间投资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明显上升,但在拉动投资增长上有放缓的趋势。2016-2017年均增长29.1%,2018-2020年年均增长13.5%,下降12.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我市民间投资集中在房地产开头投资和工业投资两大块,基数压大,增长乏力;而文化、卫生医疗和养老服务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民间投资占比较少,投资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

      (三)基础设施投入尚需加大。2016-2020年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分别为35.5%、33%、8.3%、-2.3%和3.5%,呈现较大下滑趋势,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明显不足,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零投入。

      (四)内涵投资相对滞后。2020年全市改建和技改投资占城镇投资的47.4%,而新建项目投资占城镇投资的比重为52.6%,内涵投资比重偏低,全市投资的外延性扩张特点表现较为突出,投资质量不高。

      四、相关建议

      (一)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抓好项目储备,紧扣先进制造业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结合“十四五”规划,切实加强对5000万元以上项目的策划、立项和实施工作。对于已经确定的重大项目,要加快启动前期工作,完善项目建设条件,统筹规划、审批、环评、土地、融资、用人等要素保障工作,推动储备项目尽快转化为实施项目,确保项目衔接有序,加强投资增长的活力和后劲,保障全市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要加大对项目责任单位的督导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落实项目建设责任,督促建设单位加大施工力量投入,千方百计抢工期、赶进度,强化协调服务,及时解决好影响工程进度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建设步伐。

      (二)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强化投资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加大项目调度和监测督导力度,进一步增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强政府、银行、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联系,争取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二是进一步拓宽市场融资渠道,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加大市场融资力度,形成多渠道市场格局,保障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

      (三)推进工业技改投资,优化投资结构

      继续转变增长方式,发挥技改投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围绕做大增量优化存量,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专项行动,特别要支持高精尖项目的发展,推动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坚持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数字经济赋能,高标准谋划一批重点转型项目,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培养新的增长动能。加强原创性技术创新,关键性工艺改造、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改造,提高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引导企业从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提升产业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影响力。

      (四)挖掘基础设施投资潜力,发挥支撑带动作用

      当前投资形势复杂,压力加大,要积极挖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潜力,为稳住投资提供有效支撑。继续加大对城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医疗卫生、市政设施、老旧小区改造等补短板和民生保障项目投入力度。要着力加快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超前谋划、深入研究、主动对接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5G应用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五)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壮大投资领域

      要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在推进“新基建”投资的同时,进一步放开基建投资领域的市场准入,尤其是为民营企业参与基建投资拓展渠道、消除限制,加大对民营资本投资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降低其创业门槛与创业成本,提升经济活力。常态化向民间资本发布推介项目清单,对已公开推介的项目,明确支持措施、做好跟踪调度和后续服务,使民间资本进得来、稳得住、能发展,以确保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健康发展。

      (六)优化投资软环境,吸引投资项目落地

      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和水平,吸引更多优质项目来我市落地建设。结合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弱项,全面提升要素供给和基础设施配套保障能力,动态追踪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加强协调,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依托本地产业集聚区等发展载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展市场化招商、专业化招商、点对点招商、产业链招商,针对当前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瞄准国内外大的机构和企业集团,精准施策,招引大项目和大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南安市统计局 洪燕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