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7129-0101-2021-00005
    • 备注/文号:南简报N024号
    • 发布机构:南安市统计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1-02-26
    南安统计信息(第5期)
    时间:2021-03-02 16:22

    批发和零售业实现新发展新提高

    ——第四次经济普查系列分析

      作为联结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批发零售业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到地区商品集散功能和商业经济繁荣程度。从第四次经济普查结果看,2013年以来南安市批发零售业规模不断壮大,经营效益稳步增强,网络消费蓬勃发展,结构特征日益明显,呈现“扩容、增效、提质”向好趋势。

      一、发展规模再上新台阶

      (一)法人单位数、从业人员数不断增加。2018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7055个,比2013年末(2013年是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增长354.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2.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4.5万人,比2013年增加1.43万人,占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由5.9%提高到8.8%。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均居第三产业各行业首位,批发和零售业总体规模不断壮大。

      (二)销售规模迅速扩大。2018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25.45亿元,比2013年增长99.3%,年均增长11.5%。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512.02亿元,比2013年增长135.6%,年均增长18.7%;零售业销售额313.43亿元,比2013年增长59.2%,年均增长9.7%。分规模看,限额以上销售额313.44亿元,比2013年增长102.0%,年均增长15.1%;限额以下销售额512.02亿元,比2013年增长235.5%,年均增长18.7%。

      二、经营效益不断增强

      (一)营业利润率有所提高。2018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营业收入803.26亿元,营业利润49.06亿元,营业利润率6.1%。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87.97亿元,比2013年增长112.1%,年均增长16.2%;营业利润29.71亿元,比2013年增长603.5%,年均增长47.7%;营业利润率10.3%,比2013年提高7.2%。

      (二)资产合计增长较快,批发业规模较大。2018年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61.77亿元,比2013年末增长55.8%。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72.03亿元,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9.74亿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37.4%和增长109.3%。

      三、网络消费蓬勃发展

      近年来,在多项促进消费、加快互联经济发展等政策扶持下,我市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伴随着“互联网+流通”深度融合,以互联网营销为核心的新零售、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发展迅猛,宅家经济成为新业态,网购人群覆盖大部分人群。从零售业态看,全市4334个零售业法人单位中,无店铺零售企业974个,占22.4%,实现销售额55.48亿元,占6.7%。从企业经营形势看,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达2.38亿元,比2013年的2300万元增加2.15亿元,增长9.3倍,年均增长55.2%,对拉动消费和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四、结构特征日益明显

      (一)从区域分布看,主城都市区集聚效应凸显

      一般而言,批发零售业往往布局在经济发展程度高,制造业能力强,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无论是从法人单位分布数量,还是资产总计及营业收入占比来看,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和南翼三镇)几乎都占了“半壁江山”。2018年,主城都市区范围内共有非一套表批发零售业法人单位3658个,占全市比重为51.8%;资产总计78.02亿元,占比达43.6%;实现营业收入258.15亿元,占比50.1%。主城都市区范围内一套表法人单位在单位数、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占比方面也分别达到63.8%、77.9%和46.5%。

      (二)从行业结构看,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一是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批发业增长较快。从行业种类看,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增速最快,2018年末企业法人单位数比2013年末增长569.5%,年均增长41.6%;其次为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企业法人单位数比2013年末增长540.0%,年均增长40.1%;位居第三的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企业法人单位数比2013年末增长425.0%,年均增长33.6%。二是小规模非实体零售快速发展。从行业种类看,以互联网零售为主的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等小规模非实体零售业态发展较快。2018年末,纺织、服装品及日用品零售法人单位数比2013年末增长30倍,年均增长98.2%;其次为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比2013年末增长18倍,年均增长78.4% ;位居第三的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企业法人单位数比2013年末增长805.4%,年均增长51.8%(详见表4-1)。

    4-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对比

     

    2018年(个)

    2013年(个)

    增长(%

    合  计

    7055

    1551

    354.9

    批发业

    2721

    947

    187.3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

    86

    17

    405.9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241

    73

    230.1

    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

    636

    95

    569.5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64

    10

    540.0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21

    4

    425.0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961

    422

    127.7

    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

    462

    139

    232.4

    贸易经纪与代理

    138

    144

    -4.2

    其他批发业

    112

    43

    160.5

    零售业

    4334

    604

    617.5

    综合零售

    289

    75

    285.3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362

    85

    325.9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1010

    32

    3056.3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91

    31

    193.5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117

    17

    588.2

    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

    370

    166

    122.9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288

    55

    423.6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

    833

    92

    805.4

    货摊、无店铺及其他零售业

    974

    51

    1809.8

      (三)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内资企业在单位数量和营业收入总量方面优势明显。2018 年,全市批发零售业共有内资企业7037个,占比达 99.7%;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分别为8个和10个,占比均为 0.1%。内资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27.19亿元,占全市批发零售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6.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分别0.14 亿元、8.95亿元,占比分别为0.05%、3.4%。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4%(详见表4-2)。

    4-2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

    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

    (个)

    从业人员

    (人)

    合 计

    7055

    45035

    内资企业

    7037

    44825

    国有企业

    8

    163

    集体企业

    39

    447

    股份合作企业

    1

    0

    联营企业

    4

    16

    有限责任公司

    207

    2385

    股份有限公司

    49

    347

    私营企业

    6705

    41337

    其他企业

    24

    130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8

    35

    外商投资企业

    10

    175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