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7129-0101-2019-00141
- 备注/文号:南简报N024号
- 发布机构:南安市统计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19-11-27
2019年上半年第三产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南安市第三产业紧扣转型升级主题,奋力开创南安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局面。
一、第三产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一)第三产业增速放缓
2019年上半年,南安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96.89亿元,同比增长6.6%,较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低于泉州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8.9%,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1.8%,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数据显示,受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和产业结构矛盾弊端凸显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市第三产业随着GDP增速呈现同步变化的趋势,增速放缓。
表1-1:南安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与GDP增速比较
与泉州各县(市、区)比较,2019年上半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96.89亿元,总量较大,位居泉州市十三个县(市、区)第3位,位次与上年同期持平,总量与第1位晋江市的差距由去年同期的150.00亿元扩大到168.29亿元,与第2位丰泽区的差距由去年同期的29.76亿元扩大到34.30亿元,与第4位石狮市的领先优势由去年同期的3.98亿元提高到6.91亿元;第三产业增长6.6%,增速位列泉州市十三个县(市、区)第10位,位次较去年同期提高2个位次。第三产业增速分别比晋江市、丰泽区、石狮市低1.2、1.8、2.0个百分点,处于泉州市十三个县(市、区)中后游水平,第三产业还有上升发展的空间和潜力。
二、第三产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批发和零售业稳步发展,贡献率不断提高
作为第三产业当中比重最大的行业之一,批发和零售业对全市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举足轻重。2019年上半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5.11亿元,同比增长9.7%,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2.7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41.3%,拉动第三产业增长2.7个百分点。
(二)住宿和餐饮业份额小
上半年,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4.70亿元,仅占第三产业增加值2.4%,行业份额小, 同比增长3.8%,较上年同期高出0.3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1.4%。拉动第三产业增长0.1个百分点。
(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速呈下降趋势
上半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6.44亿元,同比增长5.5%,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下降0.5个百分点,增速呈下降趋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16.4%。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1个百分点。
(四)金融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上半年全市金融业继续呈现出良性的发展态势。全市金融系统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58.33亿元,增长11.1%;金融系统人民币贷款余额达805.79亿元,增长2.5%“金融兴,则产业兴;产业兴,则经济活。”今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注重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推进供给侧改革提供资金保障,对激发金融市场活力、助推我市转型发展全面振兴具有深远意义。2019年上半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4.40亿元,同比增长9.8%,占第三产业比重为12.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4.6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提高3.6个百分点,拉动第三产业增长1.2个百分点,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为17.6%。
(五)房地产业持续低迷,商品房销售面积负增长
去年以来全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回稳,本年竣工和新开工楼盘较少,未来房地产投资预期受房地产政策影响趋于理性。2019年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70.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6%,降幅较去年同期、2018年三季度、2018年四季度、2019年一季度分别扩大57.7、44.3、33.0、35.9个百分点,与泉州平均水平差13个百分点,直接减缓了房地产业增加值的增速。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25.00亿元,同比下降2.5%,拉低第三产业增长0.3个百分点。
三、第三产业经济增幅较低的原因及建议
(一)产销分离效果不明显。许多基础较好的工业企业并未做到产销分离,没有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无法纳统,减少了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因此,应出台相应的扶持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实施产销分离的积极性。
(二)房地产行业增速回落,直接拉低第三产业增长0.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的持续减缓将直接影响到全市第三产业经济的增长速度,应进一步出台购房优惠政策,大力培育发展房屋租赁市场,加大保障房安置力度,加大金融支持来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的信贷需求,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三)高附加值的新兴服务业发展缓慢,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服务行业发展迟缓。这影响着我市第三产业优化发展空间和未来发展潜力。因此,要紧紧围绕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的目标,促进信息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金融保险、休闲旅游、健康服务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努力将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助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板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