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7110-0101-2024-00002
    • 备注/文号:南司〔2024〕5号
    • 发布机构:南安市司法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2-26
    南安市司法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时间:2024-02-28 11:45

      2023年,南安市司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司法责任体系建设亮点纷呈,法治护航营商环境大显身手,联合调解深化改革再开新局,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持续升级,重点人员稳控措施落地有效,全市依法治市和司法行政工作举措蹄疾步稳、积厚成势。联调品牌获得中央政法委督导组、中央党校调研组等各级肯定,顺利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候选示范项目(全省仅9个项目初评入围),拟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示范项目。司法局荣获“2023年度全国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法律援助中心获评“2023—2024年度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

      一、从“规定”到“自选”转化,“两大创新”重心下沉精准着力

      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深化改革创新,将司法行政职能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致力“两大创新”打造县域治理南安“样本”。

      一是破解“发展之问”,深耕打磨“南安联调”创新品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运作“全领域对接、全资源整合、全社会共享”的南安联合调解模式。固本谋远,机制革新“破藩篱”。创新实施“三金”机制,被省营商办在全省复制推广,入围省十大法治事件,评为泉州市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泉州市四个“十佳”创新案例。仅承诺金一项适用于案件98起,金额为5942万元。持续推动“调解+征迁”即“项目枫桥”机制引入市级重点项目,启动仑苍镇中心镇区征迁、体育片区项目改造“一线调解室”,目前已进驻参与项目7个,化解纠纷300余起。拉动引擎,服务驱动“激活力”。推动联合调解连锁经营发展模式,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成立运作市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推进园区调委会、装修行业协会调委会、民盟社情民意联系点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2023年全市各级各类调委会化解矛盾纠纷共8631件,其中调解成功8612件,调解成功率99.78%。借力借势,品牌高度“创一流”。匠行致远,持续推动联合调解释放“乘数效应”。4月,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推进会现场参观推介南安联调经验,省司法厅厅长带领领导班子、各地市司法局局长调研联合调解中心,高度肯定南安联合调解工作。8月,中央党校组成专家组到我市就联合调解工作进行第一轮全方位多维度的调研,将联合调解纳入2023年中央党校重点调研课题,撰写内参资料上报中央办公厅。2023年,中央政法委督导组、山东、江苏、内蒙古、辽宁等8个省、53个省市县单位实地调研共计50余次。

      二是担起“法治之责”,高效运行“三位一体”创新模式。聚焦我市行政诉讼“三率”在全市不高等问题,坚持创新普法宣传全覆盖、执法监督全过程、三行对接全贯穿的“三位一体”模式。坚持普法宣传全覆盖,一体贯穿增强“渗透力”。全面推进领导干部普法“龙头”工程,明确集中以案说法、责任层层传导的培育方案,定期开展行政执法培训班,全面提高全市公务员学法用法培训率、考试合格率,倒逼干部队伍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面推进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深化政府法律顾问职能,全市党政机关实现法律顾问覆盖率实现100%,发挥法律顾问合法性审查、法律风险评估作用,推动一线执法人员“遇事找法”,有效规避日常执法行为中的法律风险。坚持执法监督全过程,上下联动增强“内动力”。全面推行《南安市行政执法监督管理规定》,由市人大办牵头、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通过普法责任、执法配备、执法规范、法律效应、社会效果等五维度对执法部门综合评估,深入全市行政执法部门、各乡镇(街道)进行联合执法监督检查。通过加强行政执法全流程监管,做到执法争议“事前商”、执法行为“事中审”、执法问题“事后督”。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聘请15名法治政府建设特邀监督员参与卷宗评查。抽查评查案卷236件。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推行清单事项1158项,依据清单减轻当事人经济负担2100多万元。坚持三行对接全贯穿,靠实责任增强“执行力”。坚持行政调解贯穿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全过程,坚持调解优先、能调尽调。构建行政争议调委会,提升执法部门行政争议调解积极性,鼓励行政机关自我纠错,对因拒绝协调造成败诉的情况进行反向追责。紧抓“关键少数”,明确“一案一跟踪”和出庭反馈机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达到100%,做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声”。建立府院联动机制,4月,与鲤城区人民法院共建行政争议协同联治中心,出台并落实“1+1+N+各级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N)”共通协同联治机制。2023年,因调解成功当事人申请撤回行政复议而终止的案件45件,有效实现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

      三、从“差异”到“融合”推进,“三种服务”上下贯通联动发力

      深化打造新时代福建“148”品牌南安样板,以品牌创建的扎实成果提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水平,不断增强群众法治获得感,打通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直面问题、追本溯源,以问题导向激发优化营商环境的澎湃动力。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堵痛点深度分析,靶向发力制定《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九条措施》《企业法律风险防范62则》。组建由公证员、调解员、律师等组成的南安市公共法律服务团队,开启企业合规大讲堂活动22场次,深入全市千余家规上企业开展“治未病”系列法律服务。通过法治体检的“开出良方”、法律服务的“精准下沉”,为推进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多的“金点子”和法治服务保障。2023年,共走访企业1542人次,解答企业法律咨询5350人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10000余份,提出合理建议515条。二是直击要点、强化协同,以多跨协同凝聚社区矫正工作的强大合力。“双向制”社区矫正管理汇聚合力,对内实施社会工作者绩效考核,制定《南安市社区矫正与安置帮教社会工作者绩效考核方案》,发放绩效工资52万元,社工年流失率从21.15%下降到3.85%;对外探索社区矫正对象量化考评,在仑苍镇试点社区矫正对象量化考评,成为正向激励的“催化剂”。“三基地”社区矫正建设形成闭环,指导全市26个司法所挖掘借力本地资源,通过向地方、企业、专业借力,在石材、水暖、粮食等行业开展社区矫正就业创建基地,依托家风家训、法治文化公园等教育资源共建教育、公益活动实践基地,建成市级社区矫正基地43个(教育+就业+公益),形成多部门密切协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帮教模式。2023年,全市社区矫正管理主动创稳行动落地见效,共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831人,解除社区矫正757人,在册756人。开展培训3场次,引导就业12人次,开展教育32场次,组织公益活动16场次,审批外出660人次。三是直通民心、承托民意,以群众满意定义公共法律服务的效能目标。“上下贯通”搭建专业化、深入式服务平台,加快推进网络、实体、热线三大平台融合发展。目前已建立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6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429个。全市429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参与修订涉法文书53份,起草、审查有关合同157份,接受法律咨询972人次,开展法制讲座69场次。“供需对接”定制全方位、全要素公证服务,落实公证利企十条措施,建立服务企业长效机制。2023年,全市办理公证2889件,公证收费169万元,为民营企业创业优先办理公证90余件。“驻点靠前”打造实体化、零距离法援服务,扎实开展“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工作。全市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675件(刑事2357件,民事318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345人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2460.42万元,免收法律服务费用907.01万元。

      四、从“并行”到“贯穿”推进,“四个规划”上下贯通联动发力

      持续扛牢推进法治建设主力军责任,推进法治政府高质量发展,2023年顺利入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候选示范项目(全省仅9个项目初评入围)。一是在法治南安建设上建章立制固“新”效。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推进法治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法治南安、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一体推进,深入实施《法治南安建设规划(2021—2025年)》《南安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南安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构筑起新时代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南安的“四梁八柱”。推广应用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执法平台,提升全市执法部门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共有20 个部门推行清单事项1158项,减轻企业经济负担2100多万元。妥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赋予乡镇(街道)行政处罚权事项100项。二是在法治政府建设上扎实推进发“新”力。推动行政复议与行政议诉出解出治、出庭出声。2023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申请216件,作出决定193件(含上期结转),行政复议纠错35件;应诉上级行政复议案件10件,审核及应诉行政诉讼案件68件,均按时提交答复、应诉材料。推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出谋出力、出新出彩。2023年,共出具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意见书37件,提出审查意见33条;向泉州市人民政府和南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31件;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23次、参加市政府其他重大决策协调会19次,审查市政府涉法事务27件,提出审查意见111条。三是在法治社会建设上破题解难“谋”新策。以“培训学院”增效为切口,打造全市调解员队伍培训“总平台”。挖掘作为泉州市委党校现场教学点的资源优势,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推动调解培训内容精准化、培训课程专业化、培训队伍职业化。2023年,全市开设联合调解培训班57期,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以“乡村振兴”发展为重点,解锁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密码”。把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纳入乡村振兴“整体盘”统筹谋划,对我市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实施动态化管理,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目前,全市遴选法律明白人6405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4个,泉州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47个,形成“平时学法、遇事用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氛围。四是在法治宣传教育上全面开花出“新”招。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顺利完成泉州市“八五”普法中期评估检查。阵地打造有“亮点”,循序渐进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特色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文化精品阵地。目前全市建成法治文化阵地460个,其中村级法治阵地427个,镇级法治文化阵地26个,市级法治文化阵地7个。品牌建设“添亮点”,创新运营全市普法线上主阵地“法治南安”微信公众号。2023年,公众号推广调解信息425篇,群众点阅量15万余人次,公众号关注量涨幅6万人次,提升群众对法律知识的知晓度和满意度。精准普法“划重点”,聚焦重点时段、重点对象、重点载体、重点环节,组建609名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推动普法教育走深走实。2023年,全市共举办各类主题宣传活动400多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万多张(册)。

     

      南安市司法局

      2024年2月26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