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7110-0101-2024-00001
    • 备注/文号:南委〔2024〕8号
    • 发布机构:中共南安市委 南安市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2-03
    南安市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时间:2024-02-06 17:04

      2023年,南安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实施“一规划两方案”,扎实推进法治南安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走深走实

      1.强化理论武装。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教育培训、“八五”普法规划重点内容、作为党校重点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严格执行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领导干部法治讲座、干部培训等制度,推动干部学法常态化。

      2.坚持高位推动。市委书记、市长带头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汇报,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专题部署、重大问题集体研究、重点环节集中协调、重要任务分头督办。将法治建设推进情况纳入巡察、年底绩效考评以及领导干部考核、年终述职的重要内容,并依托南安大督导机制,跟进法治建设执行效果,确保法治建设各项部署安排的贯彻落实。加大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创新化解矛盾纠纷机制获评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3.完善监督机制。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制度。办复人大代表建议395件、政协委员提案372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反馈司法建议、检察建议30件。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纪检监察、巡察、政务督查、绩效评估和审计监督,优化大督导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多渠道多媒介公开政务信息,积极畅通市政府、各部门投诉渠道。出台并落实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压紧压实各地各单位法治建设责任。落实好中央依法治国办市县法治建设工作实地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

      (二)强化行政能力建设,政府职能依法高效履行

      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深化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通办”融合。全市1839个服务事项全部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一趟不用跑”事项占比86.5%,全流程网办事项占比75.2%,群众办事满意率达99.99%。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度,公布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政务事项75项。加快推进政务数据有效共享,全省首创建立婚姻信息共享机制,泉州首创推出“税保e帮办”服务项目,开启二手房“带押过户”新模式。全省率先推出数字政务门牌,作为典型案例获国务院办公厅行文推广。强化“互联网+监管”,依法依规调整“互联网+监管”系统认领事项,共认领监管事项3386项,梳理检查实施清单971条,录入监管行为数据34067条。

      2.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一是推进市场主体公正竞争。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市场准入隐性壁垒3件。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6份政策措施纳入公平竞争审查。全面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推广运用通用型信用分类体系,建立信用合规正向激励机制,累计归集承诺信息超25万条。优化招标投标服务,畅通市场主体对招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隐性壁垒的投诉渠道和处理回应机制,建立招标信息提前发布制度,推行差异化投标保证金缴纳机制。二是推进优企惠企精准服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若干举措》《南安市“四好四更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若干措施》,推动政务、市场、法治环境不断优化。开展亲清助企、审批提速等8大专项行动,推出37条便企举措和66条具体任务清单,推广“政策找企”平台,推动285条惠企政策全量上架,13375家企业入驻平台,兑现惠企资金超5亿元,新增市场主体3.3万多家,保持全省县域前列。推行包容审慎监管执法“四张清单”1158项,为企业减负2100多万元。创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制,成立18亿元产业引导基金;建立完善“政银企担”融资对接机制,全年授信金额157.34亿元;指导企业对接福建省提质增产争效专项资金贷款,帮助105家企业获取专项贷款3.05亿元。深化“银税互动、信息共享”合作,积极助力纳税信用好的挂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推动健全税收司法保障机制,建立“司法联合+跨区协作”追缴欠税协作机制。三是优化涉企法律服务。开展企业合规大讲堂活动22场次,深入全市千余家规上企业开展“治未病”系列法律服务,走访企业1542人次,解答企业法律咨询5350人次,提出合理建议515条,为民营企业创业优先办理公证90余件,创新推出“驻企警务专员”服务企业模式,“法商e动”平台收集处理商会法律需求156条,100%处理反馈。四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商会调解、行政调解、行政执法有机衔接的多元化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知识产权调委会受理纠纷208起,成功调解44起,调解商标纠纷侵权案入选全国工商联“百佳商会调解典型案例”。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701件。力抓科技成果赋智,引入华南师大绿色低碳创新中心等4家高水平科创平台,落地海克斯康赋能中心,九牧登榜全国民企研发投入和发明专利双“500强”。

      3.强化依法决策机制建设。一是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严格实施规范性文件审查工作,出具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意见书34件,提出审查意见25条,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31件,事前审核率、备案率均达100%。建立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开展市人民政府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涉民营经济、行政复议等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二是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贯彻落实《福建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程序。加强合法性审查,列席市政府常务会议22次、参加市政府其他重大决策协调会19次,审查市政府涉法事务25件,提出审查意见109条。三是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落实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参与法制审核工作激励机制。目前,全市党政机关、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公职律师44人。

      4.推进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一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稳妥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改革,赋予乡镇(街道)行政处罚权事项100项,开展乡镇(街道)赋权事项运行情况调研评估。推行乡镇(街道)安全生产连片联合执法试点工作。二是创新加强执法监管。贯彻执行《南安市行政执法监督管理规定》,有效整合执法监管部门监管资源开展联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开展消防、道路交通等执法领域专项执法监督检查。持续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抽查评查案卷241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开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推广应用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协同落实各项任务。三是加强执法队伍管理。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开展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梳理审查确认工作。目前,持有有效行政执法证件行政执法人员1692人。举办行政执法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现场观摩、旁听法庭庭审等培训,强化执法能力建设。

      (三)创新加强社会治理,法治社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1.纠纷化解及时有效。一是深化“三行对接”。深化行政调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三行对接”,推动行政诉讼案件数和败诉率“双下降”。新收行政复议案件申请216件,作出决定193件,行政复议纠错35件;应诉上级行政复议案件10件,审核及应诉行政诉讼案件68件;因调解成功当事人申请撤回行政复议而终止的案件45件。建立府院联动机制,与鲤城区人民法院共建行政争议协同联治中心,出台并落实“1+1+N+各级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N)”共通协同联治机制。压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主体责任,年度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100%。二是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南安联合调解模式纳入2023年中央党校重点调研课题,成为中办内参资料,全省司法行政工作推进会现场参观推介。创新实施“三金”机制,被省营商办在全省复制推广,获评全省“优秀148品牌”,入围省十大法治事件,评为泉州市机关体制机制创新优秀案例、泉州市四个“十佳”创新案例。拓展调解组织网络,建立健全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全市各级调解组织共受理矛盾纠纷8631起,成功调处8612起,调解成功率99.78%。三是推进信访提质增效。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深化阳光信访、法治信访、责任信访,大力推进初信初访化解、信访积案化解和越级上访整治。纳入“最多投一次”的信访事项3657件,纳入率96.7%,平均办理天数仅5.2天,一次性办结率96.18%。完善访调对接工作机制,整合“两代表一委员”、律师、老人协会、乡贤等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调解,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化解。落实乡镇信访联席会议制度,洪濑镇信访联席会议制度被评为泉州市乡镇信访联席会议制度示范点并进行推广。

      2.社会治理规范有序。投用83个“党建+”邻里中心,实体化运行综治中心。深入开展“双百双提升”积案化解专项行动,强力推进涉诈重点人员管控“清零”,常态化扫黑除恶,禁毒、黄赌、道安等专项整治成效明显。启动建设省防汛抗旱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城市生命安全教育体验馆开馆,创建提升“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引领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食品安全考核蝉联泉州市首位。农村“三资”基本实现数字化监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做法成为全国典型。深入推进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增地、增容、增效”模式,清理盘活“批而未供”和低效闲置土地。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资源领域两大“三年攻坚行动”,实施城乡污水处理“十百千万工程”,建筑垃圾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成投用,主要流域水质保持优良,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3.基层自治成效彰显。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名单。霞美四黄村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建设57个试点村、3个“五好镇”、5个整镇试点、4条示范线,建成省级“五个美丽”项目316个,蓬华镇上榜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创建名单,乐峰湖内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眉山观山村、天柱山香草世界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官桥九溪村成为全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九都、向阳分别被评为省级高级版“绿盈乡镇”和森林乡镇,南安好物美景亮相央媒,成功举办首届“两岸传统聚落保护与活化利用”论坛。

      (四)丰富法律服务供给,推动全民法治意识持续提升

      1.法律服务优化提升。加快推进网络、实体、热线三大平台融合发展,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镇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26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429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参与修订涉法文书53份,起草、审查有关合同157份,接受法律咨询972人次,开展法治讲座69场次。“供需对接”定制全方位、全要素公证服务,办理公证2889件。扎实开展“法援惠民生”品牌建设工作,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108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92人次,为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或取得利益2143.58万元,免收法律服务费用760.71万元,法律援助中心获评“2023—2024年度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创建单位”。

      2.普法宣传突显实效。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顺利完成泉州中期评估检查。聚焦重点时段、重点对象、重点载体、重点环节开展宪法、民法典、平安建设、安全生产等各类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举办各类主题宣传活动380多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万多张(册)。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用好电视、报纸、电台、新媒体各平台开展立体式全方位普法宣传。打造法治文化精品阵地,建成法治文化阵地460个,挖掘红色法治资源21处。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法治乡村建设,持续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4个、泉州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47个;培育法律明白人6405名、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377户、蒲公英普法志愿者609名,推动全民法治意识提升工作进一步夯实。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南安市法治政府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对照上级的部署要求,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责任履行有待进一步落实。个别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够到位,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不均衡。二是法治力量保障不够到位。法治专业性人才较少,基层执法力量不足,执法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三是法治建设整体水平有待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待巩固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有待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方面的特色品牌项目还不多。四是普法实效有待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增强,法治意识有待加强,基层法治环境和氛围还需优化。

      三、2024年工作思路

      南安市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推进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安篇章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夯实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推进法治建设“一规划两方案”落地落实,提高法治南安建设水平。持续抓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全面提升法治政府建设质量和水平。

      (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广应用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快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等制度,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创新加强行政执法监管,推动有效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三)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培育示范调解服务品牌,系统推动调解工作“机制、团队、联动”改革。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强化信访依法治理和诉讼源头治理。加强扫黑除恶、禁毒、电信网络诈骗、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领域执法,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

      (四)着力提升普法实效。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着力提升全民法治素质。强化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持续实施乡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育工程。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逐步建立横向全覆盖、纵向全贯穿的普法大格局。

                                                                                     中共南安市委  南安市人民政府

                                                                                         2024年2月3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