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7136-0101-2023-00050
- 备注/文号:南农〔2023〕63号
- 发布机构:南安市农业农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3-23
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局属有关科室:
为加快我市渔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市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根据《泉州市渔业结构优化调整行动方案》(泉海渔〔2023〕1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我局制定了《南安市渔业结构优化调整行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3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南安市渔业结构优化调整行动方案
为加快我市渔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市渔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优化,形成多品种、多模式的新养殖格局,根据《泉州市渔业结构优化调整行动方案》(泉海渔〔2023〕1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常规品种提质增效、高值名优品种扩量增收”为基本思路,立足我市渔业资源禀赋,通过优化布局、技术推广、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提高渔业养殖效益、劳动生产率和资源转化率,满足水产品市场由“有鱼吃”转向“吃好鱼”的消费需求,推进渔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二、发展目标
即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通过两年时间,全市培育市级水产良种场 1家,推广三倍体牡蛎养殖1000亩,工厂化养殖鳜鱼5000立方水体,稻渔综合养殖10000平方。
三、重点工作
渔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总体上按照 2023-2024 两年规划实施,以“推广高值名优品种”、“提升养殖技术”“优化水产种业”为主要支点,采取示范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方式第一年打基础上台阶,第二年巩固提升并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一) 调整优化养殖布局
在严格落实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基础上,全面优化调整养殖布局,合理进行资源配置,将较好的渔业水域资源优先用于发展高值名优特品种养殖,实现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化发展。石井为主发展近海吊养,梅山、洪濑等乡镇为主发展工厂化养殖,英都、向阳等有关乡镇为主发展稻渔综合养殖。
(二)挖掘合规存量空间
在符合水域滩涂养殖规划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基础上,鼓励具备实力和生产经验的养殖生产主体申请开发利用海域,养殖高值优质水产品。对 2023-2024 年度新开发利用养殖规划空间的养殖生产主体,按 5000 元/公顷向上级申请给予奖励。
(三)推广名特优品种养殖
积极推广鳜鱼和三倍体牡蛎等高值传统特色水产品养殖,做大做强高端水产养殖产业,提高市场水产品消费供给能力和水平。对进入全市渔业结构优化调整行动方案项目库的高值传统特色水产品推广项目实施公益性“特聘渔技员”一项目一专员挂钩制度,助力新型水产养殖项目增产增效。
(四) 推动水产种业振兴
持续推进水产种业发展,以对虾、石斑鱼、黄沙鳖为重点培育品种,筛选一批优势企业,培育市级水产良种场 1家,促进水种产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对新获评市级水产良种场的,按每家 10 万元向上级申请给予奖励; 获评国家级、省级水产良种场的,除落实省上政策奖励资金外,优先支持创建省级水产良种场升级改造项目、省级规模化水产种业基地建设项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局成立渔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林云发局长担任,副组长由陈朝阳二级主任科员担任,办公室挂靠在市局海洋与渔业管理科,负责推动相关工作实施。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及工作职责详见附件1。
(二)落实政策保障
要认真贯彻落实《泉州市促进水产养殖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泉海渔规〔2022〕6号)等文件精神,执行上述优惠政策的有关规定,同时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需要,积极指导养殖主体申报项目,争取上级资金补助,加大对水产养殖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三)强化技术支撑
要围绕做优做强渔业产业,夯实和完善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切实发挥基层水产技术人员在渔业生产发展中的“带头人”“引领人”作用,通过科技入户、结对帮扶驻点服务、现场观摩、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新品种推广新养殖模式的引导和转变。
(四)加大宣传引导
要加强宣传策划,积极利用各类媒体,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开展渔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重要意义、先进典型做法等,要深入渔区,通过动员发动、广播报刊、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工作舆论氛围。
附件1:南安市渔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南安市渔业结构优化调整任务分解表(2023-2024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