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07136-0101-2022-00229
    • 备注/文号:南农〔2022〕305号
    • 发布机构:南安市农业农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2-08-23
    南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抓好高温防御努力夺取全年农业丰收的通知
    时间:2022-08-23 16:06

    各乡镇(街道)党政办、局属有关单位:

      根据《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关于抓好高温防御努力夺取全年农业丰收的通知》(闽农种植函〔2022〕610号)文件精神,7月以来,我省部分地方出现高温少雨天气,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23-27日,我省还将出现一次明显高温过程,可能对秋粮等作物正常生长造成不利影响。为有效应对不利天气,积极落实农业防旱抗旱各项措施,努力夺取今年农业生产好收成,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抓好秋粮防旱减灾事关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事关全年粮食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对此各乡镇(街道)一定要保持清醒认识,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把防范高温干旱保秋粮丰收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把责任落实到村。要及时组织力量投入抗高温保丰收工作,并对救灾备荒应急种子等救灾物资进行一次再检查再落实,确保需要时调得出、用得上。

      二、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沟通会商,密切关注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高温天气变化,及早发现苗头性、趋势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主动避灾、科学防灾技术措施。要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联合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民提早做好应对准备。要第一时间调度掌握墒情、灾情,组织专家科学评估高温干旱影响,及时报告灾情及抗灾进展。

      三、全力抓好秋粮防旱。全市中稻、部分夏玉米已陆续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高温叠加干旱可能导致花粉活性下降,影响结实率。要组织农技人员根据不同区域受旱程度和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制定完善分区域、分作物技术指导意见,一镇一策、分类指导。水稻重点落实以水调温降低穗层温度、喷施叶面肥增强植株抗高温能力等措施,防止花粉败育。玉米重点落实灌溉补墒、叶面喷水喷肥和辅助授粉等措施,提高结实率。同时,加强病虫监测防控,重点防治水稻“两迁”害虫和草地贪夜蛾,大力推进统防统治、联防联控,坚决遏制暴发流行。

      四、统筹做好经作抗旱。加强投产果茶园管理,采取轻耕、树盘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适时增施磷酸二氢钾、旱地龙等抗旱营养剂,增强植株抗逆性;采取前埂后沟、沿等高线开挖竹节沟等措施,增加雨水留蓄。幼龄果茶园果茶苗根系不发达、容易受旱,要及时指导采取人工、机械提水的办法,做好保水灌溉,全力抗旱保苗。蔬菜要采取早晚小水勤灌、中耕、遮阳网覆盖、抽水灌溉、打机井等措施,保障正常生长需水。

      五、多措并举开辟水源。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准确把握苗情墒情和天情,在农业旱情持续发展的地方,要充分发挥中小型农机具灵活机动的优势,科学调度喷灌机、潜水泵等设备,及时组织专业服务队伍开展浇灌、喷灌,减轻高温影响。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积极协调水利部门,科学合理调度水源,尽量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出现严重缺水、连片干旱的地方,要突击抢打机井,充分挖掘地下水源,努力满足农业抗旱用水需要。必要时,要抓住人工增雨作业时机,充分利用空中云水资源,适时开展人工增雨。

      六、着力优化指导服务。局属有关单位要强化与乡镇(街道)的沟通联系,继续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进行指导,积极协调解决农业防高温干旱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街道)要组织镇、村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墒情,动员旱区群众广辟水源,开展抗旱浇灌,做到能浇尽浇。对因灾绝收的地块,做好种子、肥料、柴油等救灾物资调剂调运,指导农民及时改种短生育期农作物。对未受灾田块,加强田间管理,做到重灾区少减产、轻灾区不减产、非灾区多增产。

      

     

    南安市农业农村局

      2022年8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